第三章 节 春江花月夜(1/3)
第三章节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只听名字就很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若虚。
言羽觉得,张若虚的名字取得好,虚怀若谷,若有若无,虚无飘渺,若隐若现,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
后人研究,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一诗几乎无人所重。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其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
不过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有宋人郭茂倩收于乐府,从唐代保留下来了。是金子,总有机会闪光。他的这首长诗杰作,一直等待了千年,命运才开始扭转,渐渐为人所知,被人所赏。
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以后,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
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及至清代,张若虚的诗声似乎更好些,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抄》等等,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
其实张若虚与唐代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当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世间流传下来的诗,却仅有两首。除了这首后世广为流传的《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小诗《代答闺梦还》,余下的诗,都在漫长的岁月中散失了。
言羽很喜欢张若虚的诗,诗中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和诗人名中‘若虚’的意境十分相符。
其实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而被清人王阎运称之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张若虚,竟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赢得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其实《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原本是乐府旧题,是写艳情的“宫体”诗,相传为陈后主所创,本非张若虚首创。自古有无数诗人以此为题写过诗,隋朝以及初唐时期有人仿作,并逐渐将其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
可是,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采,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时至今日,人们甚至已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创作归属归之于张若虚了,足见此诗影响之大。
诗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常有佳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集中凸显了五个传统意象,即春、江、花、月、夜正面与背面的双重意蕴,并将其精巧而和谐地编织在一起。
全诗以月为纽带逐层描写,以暗含的热烈而真诚的‘情’总领全篇,有着深厚、典型的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蕴含着人文关怀的因子,通过对生命、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生动、自然、立体、传神,融美景、哲理、情感于一体,创造出了优美、深美、凄美、情景交融的绝美意境——禅境,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宇宙观艺术化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整个诗歌画面空旷、形象鲜明、神秘深遂、意境高远,使作品有别调更高一筹。正是这种清幽绝美的意境,使其富有独特的魅力,成为古诗精品中的精品。
黑格尔曾经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作者借用了春、江、花、月、夜五种虚拟的艺术化背景来衬托,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表现出宇宙的无限、神秘和人世间的有限、渺小这种忧患意识,把读者带进一个澄澈空灵优美邈远的意境之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不胜收。
言羽眼中,《春江花月夜》既非传统意义上的闺怨抒情诗,又非单纯描绘自然山水的景物诗,更不是纯粹抒发人生感慨的哲理诗。但是诗文背后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唐宋时代背景,投射出了全人类生命成长所面临的共同的困惑。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法社会是非常讲求家族人伦亲情的;封建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的家族意识和亲情观念是极其浓厚的。到了唐代,文人们在建功立业思想的鼓舞下,纷纷走出家门,寻求建功立业之路。
而要建功立业,就要外出交游,就要结交权贵,寻求权贵的举荐。人说“朝里无人难做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