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容易的组装(求推荐)(1/2)
机甲组装的速度并不快。
即使拥有数量庞大的技术队伍,每一位技师都拥有丰富的组装经验和高超的水平,赤红暴风的第一条小腿也花费了将近一个月才组装完成。
大部分部件都在工厂进行过初步的组装,变成了一个基本的整体,现场似乎只需要将这些组装过的部件,再组装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就行了,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想要达到水下七千米的密封级别,对于机甲的装配精度要求极高。
以潜龙号为例,它身上装配面的装配精度要求以丝作为单位,一丝代表001毫米,这个精度必须控制在几丝以内,窗户玻璃接触面的精度更是要达到02丝以内。
这个标准放到机甲上面来也是差不了太多。
虽然相比起潜龙号而言,机甲更加坚固,而且使用了更先进的密封技术,但是在装配精度上面仍然要求严格。
而且机甲的密封系统更加麻烦。
机甲的内部有多重防水密封,外层的密封层被破坏了,还可以由内层的密封层顶上,这样可以保证机甲在水下即使遭到了破坏,也不会立马进水崩溃。
赤红暴风仅仅一条小腿就有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的三层密封。
每一层的密封对于装配精度的要求都十分严格,有些地方还只能全人工进行装配。
这样的严格标准让现场的装配组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自己装配的时候因为呼吸而发生偏差……
对于这种情况,陈神和李言也没办法解决,只能鼓励技师们加油。
而此时,陈神正在通感实验室里面。
实验室的通感装置旁边是三组三胞胎,都在进行着通感实验。
实验室的通感装置已经增加到了三台,两台都是最近跟着赤红暴风的部件一起送过来的。
现在需要选拔出第一批赤红暴风的驾驶员,连接强度和时间是重要的考核标准。
这次选拔是石奕在主持。
“他们现在的成绩怎么样?”陈神看着通感中的九人,他们的身边站着一个工作人员。
跟过往实验中静悄悄的环境不同,现在的通感实验加入了干扰因素,实验时工作人员会对三胞胎进行干扰。
也许是放音乐,也许是使劲摇晃他们,或者释放某些难闻的气味,甚至往他们身边放蛇……
总之对他们的训练完全就是军营级别的。
石奕在一边给他调出这三组三胞胎过往的成绩记录,粗略扫了一眼,发现他们的成绩相差不大。
在无压力,有干扰的通感中,他们现在的维持时间都已经达到了十个小时,其中90的时间强度都达到了百分之百。
看到这些数据,陈神颇为满意,“这样的成绩上了机甲,估计维持一个半小时以上不是问题。”
“我也觉得应该不成问题。”
三胞胎的通感实验在这里进行完,还得再到暴风舱里面进行一次机械连接的实验,最后根据综合成绩选择。
陈神离开通感实验之后,就先行走到暴风舱。
在这里,冯三石等人在为待会对三胞胎的测验做准备。
陈神把他和另一个课题的研究负责人叫了出来,确认课题的进度。
“针对机甲的液化神经连接通路我们已经根据要求设计好了,并且已经根据最新的数据计算,在液化神经通路当中,整架机甲的神经压力可以维持在一百二十个压力单位之内。”冯三石说道。
“一百二十个单位,那就是拳击手号的十二倍,效果跟预想之中的差不多。”陈神对他们目前的进度很满意。
另一个课题的负责人也开口了,他负责的是机甲的操作系统相关课题。
“目前操作系统已经按要求编写完成了,在昨天进行的电脑模拟运行之中,没有发现问题。”
两人都向陈神出示了最近的实验数据。
陈神也不敢大意,坐下一点一点地跟他们进行确认。
这两个课题小组可是机甲操作的重要组成。
一旦他们出错了,整架机甲都动不了,到时问题可就大了。
数据的核对进行了两天,陈神才和他们对完了所有的实验数据,确认其中没有出现异常,同时也再次进行了实验和计算,得到了跟上一次一样的结果。
他这才放下心来,把目光放到其他地方去。
现在基地里面的运载平台已经安装完毕了。
由航天活动发射平台改装而来的运载平台,现在看起来有点像是一架超级巨大的坦克。
运载平台高约五米,一半高度隐藏在运载通道里面,它左右宽三十五米,只比基地大门的宽度少了五米。
它全身由各种高强度的钢材制成,表面能看到的除了钢铁还是钢铁,它仅仅自身重量就达到了两千五百吨,移动运载能力最大可以达到两千吨,静止承重能力更是在五千吨以上,承载赤红暴风的起落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运载平台的设计完美实现了陈神的要求,从设计改造到制造完成,整个过程速度惊人。
它的结构相对来说并不复杂,主要由刚性承力结构、静态液压承重系统和行走系统组成。
平台的两侧有楼梯直达表面,内部还有一个控制室负责控制平台移动,预计满载的状态下,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二十米。
现在赤红暴风已经组装好的左脚就固定在运载平台上面,利用平台表面特别设计的脚扣,机甲的脚底可以和运载平台牢牢结合在一起。
在运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