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经济方向(1/1)
冯思哲小眼一眯,他对陈飞的这种反应很满意。【92ks. 】能在随意的一句话之间就寻找到商机,这说明他是一个肯用心的人。其实刚才他有意的说花生问题也并不是为有感而发,而实在是因为这些来天他走了数个乡镇,几十个村庄的感悟和收获罢了。
说起来大湖县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至少种起庄稼来所结的粮食产量很富贵。可为什么有这样好的土地确还是会继续的贫穷下去呢?就这个问题他不止一次的在深夜之中问过自己,最终他总结出了三个答案。
一是交通不便,因为这里乡村之间的路实在太差,差到
外地的司机来到这里就犯愁,这样的环境之下怎么可能让别人会来注意这里,就更不要谈别人会注意这里生产什么了。因为交通条件有限,自然的能引来的商家就是极少了,这就酿成了好东西送不出去,为此类似花生这样的经济作物价值就体现就不出来了。
二就是农民的观念问题,在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他们现在还没有把致富放在首要位置上,而是把生育下一代做为了天天必修的功课,长此以往,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最后孩子因为出生的家庭实在是贫困,自然而然的也就因此无法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享受到良好的环境,长此以往,在这样的可比喻为恶性循环之下,这里的人想富裕也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情。
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县里的领导们为了能够每年从国家获得大量的拔款,他们所想的就是怎么样让大湖县继续呆在全国百贫县范围之内,相对于搞经济确是一点也不热衷,因为一旦经济真的上去了,县城富裕了,摘掉了百贫县的帽子怎么办?当然如果真有一天是好事情,可就怕这样的日子坚持时间不长,回头刚刚经济有了起色,确得不到了国家的拔款,那时在因为内部原因无法创收了,那县委县政府连运作都会很困难,到时候怎么办?在说了没有国家的拔款,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的来钱道也就被截断了,这才是他们最无法容忍的事情呢。
有了以上三点,大湖县想改变现状也变的很困难了。长久以来的各种问题堆积和沉旧观念占了上锋,大湖县想走出困境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当然了,如今冯思哲来了,他就一定会想办法改变这个现状的,他有决定,甚至在心中也有了大致的规划。这样今天他就借着喝完了酒大家都放的开了,便就花生问题出言试探着大家,现在有了响应,冯思哲心中就很高兴的点了点头,不说其它人,至少他看出来陈飞还有王阁村的支书和村长是想富裕起来的。
“嗯,我当然可以联系京都的商人来这里收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而且我也可以保证他们出的价格很会公道,至少要远你们自己价格要高许多。但是,火店乡的交通实在是太差了,纵然别人有心,可是一般的车开不进来呀。”冯思哲缓缓的说着,边说还边看着其它几人的反应。
果然,在冯思哲说第一句话的时候陈飞和王伟以及王晓天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可接着当但是那一句话说出之后,他们就又像干瘪了一柿子一般蔫了起来。
交通的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甚至这己经是一个好大难问题了。以前也有中州的商人,甚至是江汉省,江淮省,南西省的商人来过这里,许是大湖县的土质好的原因,总之由这里生产出来的花生就是比别地好吃,只可惜当这些人经过了实地考查之后还是一一离开了,这其中交通自然是首要问题,还有的就是因为种植户们太过分散,且不统一,有的种花生,有的种棉花,还有的种红薯或是小麦,这样一来,他们想收购任何一种单样作物实际上就要跑好几个地方,如此一来就增加了他们的成本,在加上道路的确不好通车,为此不知道是错过了多少的商机。如今被冯思哲一语道破,三人也都是摇了摇头,然后在低头,总之刚才的兴奋劲是一个子消失不见。
“这个关于交通的问题并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而是要县里统筹安排的,听说就是县里也没有多余的钱,那更不要说我们乡里和村里了,为此交通的问题不好解决呀。”还是陈飞在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把修路的主要矛盾给讲了出来。说白了还是县里的原因,县里不支持,不买单,仅是靠老百姓怎么可以做出这样大的工程呢?
【92ks.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