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访尚书府(2/3)
讲,还有两个武将也向他靠近。范成大毫不畏惧:“你们金国就是这样对待外国使节的吗?我要是怕死,还敢来吗?”双方争锋相对,气氛相当紧张。金世宗喝退了众人,派人送范成大回驿馆,随后,金国派使者取走了章疏。
范成大全节而归,尽管没要回皇陵,但金同意归还钦宗赵桓的灵柩,关于接纳礼仪,金也作出让步,同意改由首相接纳,但必须先向北跪拜致礼,可以说虽未达目的,但有所收获,为宋朝争得了体面。回国后,晋封为中书舍人,后官至参知政事。因孝宗起用外戚张说,范成大拒绝拟写制书,罢官出朝,两个月后,以年老体弱为由,要求回乡养病。
范祖亮知道,其实他父亲的身体是有些毛病,但还不至于到不能参政理事的地步,主要是厌恶了官场的浑浑噩噩和装腔作势。
成人以后,父亲跟他交流不多,但从来没有那天的情形,那些话,范祖亮终身难忘。
南园春色之五
朱提举督查赈灾
弱女子坚贞不屈
不一会,杨元道来了,每次他们相聚,总要单独聊聊,互相交流,畅谈人生。这次,自不例外。
三哥,中午的酒喝得很爽,谢了。
四弟,自家兄弟,万勿见外。哎,那个黄莺莺不错吧,娇艳迷人,又能歌善舞。
确是可人,只可惜身在娼门。
然而,年纪弱小,涉足未深,说不定还尚未破瓜呢。怎么样,为兄替你张罗,收她做妾?
范祖亮急忙起身作揖:多谢三哥关心,万万使不得。想我范某,已近而立之年,名不就功未成,哪有心思金屋藏娇。
杨元道继续追问,说实话,四弟爱她不是?人海茫茫,遇见心爱之人已属罕见,错过了,后悔莫及。
范祖亮知道他有些戏谑的成分,也顺着回答:仁兄此言差矣。我与她,只是萍水相逢,有好感而已,谈不上情爱,离谈婚论嫁远矣。再者说,好姑娘多了,怎能见一个爱一个?
兄弟俩你说我答,倒也真诚。
沉默了一会儿,祖亮拉开了新的话题。
三哥,你说,如何做一个成功之人?怎样才算是成功?
四弟为何问这个?
下午睡觉时梦见父亲,他临终前嘱咐,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不需要成功吗?
噢,原来如此。你说的问题比较大,我也说不大清楚。《左传》有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就是说,要做成功之人,最重要修身养德,德遍天下,以德服人!其次是,为国为家立功,施展才能报效朝廷!再其次,是潜心写诗填词,或是研读经史而颇有心得,将它刊印成册,形成著作流传后世,便是永远的不朽了,再长的时间过去,人们也不会把你的精神忘记!
噢,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在三个方面做出成绩来,当人们的楷模:立德、立功、立言。
对,不过,在德、功、言三方面都做好,非常不易,只要在其中一方面做好,也就行了。
德,福泽、恩惠也,为民众造福,救民于水火,这是帝王将相,圣人先哲的事,而建立功勋,奠定基业,也要看地位、时机和才能,都不是凡人想做就能做到的。立言,即著书立说,自成一家,教化民众,就像先父那样,这一条,普通人只要锲而不舍,或许可以做到。
孺子可教也!元道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当今立言的名家大儒可不少呢。
是呀,在诗文方面,有杨诚斋、陆务观、范师伯、辛幼安、陈同甫等等,在研究儒道经典方面,有朱元晦、陆象山、吕东莱、叶水心等等。
我特别钦佩后者。他们理论好高深哦。对了,元道仁兄,你认识这些人吗?
只认识朱老夫子和象山先生。
我认识陈同甫、唐与正。可他们都不在人世了,我们就谈谈他们,怎样?
好吧,你先说。
我是淳熙十四年(1187年)到婺州,做州衙幕佐的,至今已有十载。后来,与州衙书吏唐澄要好。这唐澄乃说斋先生,即前台州知州唐仲友之侄。
要说这位说斋先生,我仅知一二,不少还是唐澄告诉我的。比如,唐仲友与娼妓严蕊风化案。
哦,那说来听听。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任浙东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担任一路之监司,职掌江河疏浚、常平法的施行以及茶叶、食盐之专卖。这一年,浙东遭遇百年不遇的水涝之灾,民众卖田拆屋,饥困支离。朱仓司受朝廷指派,巡查、监督各州县救灾赈灾情况。
一路走来,看到墙倒屋塌,农田荒芜,提举大人顿生怜悯之心。于是乎,督查工作尽心尽力,不走过场,甚至有些严苛。哪个州县做不好做不到位的,他毫不客气。轻则当场指斥,重则上奏弹劾。
当时,说斋先生正在知台州任上,工作自也做了些许,然而,百密难免一疏,州府政事和灾荒救赈方面自有缺失,治下官吏和平民也会有不满之处,于是提举大人就以此为典型,两月之内连奏六次,交章弹劾,目的就是想把唐知州一棍子打死。
按说,两浙东路所辖州县数十,类似唐仲友者不止其一。但仓司大人为何对他穷追猛打,欲置于死地而后快呢?其中隐情有二:
一则,朱唐二人素有宿怨。朱夫子一向大肆推崇周程理学,并经多年研读,将其理论加以弘扬,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在本朝士人之中无人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