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宋国少林!(1/2)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熹微轻柔,透过层层浮云的遮掩,洒落在少室山中。
数声钟鸣嗡嗡作响,缥缈苍茫,经年不变的飘扬在云间,顺着山风,向着四方悠然荡漾。
只是初晨,太阳刚从东方露出通红的脸颊,嵩山之中,通往山上寺庙的那条光华如洗的青石阶梯之上,已经可见不少香客,仰着晨风,踩着晨光,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朝圣一般,一步一步向着那座佛门圣地、禅宗祖庭走去。
而在寺庙后山,一队二队的年轻僧人,张扬着年轻人才有的蓬勃朝气,在师兄的带领下,惊起一阵阵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飞鸟四散,洒下一路欢快且充沛的吆喝,来往于山间小道,将一桶桶清水,从山下运到寺中。
少室山上,依稀可见那座隐藏在林间的千年古刹,古朴庄严。走到山脚,就能感受到一缕淡淡的禅意,笼罩在那座从枝桠之间露出檐角的寺庙之上,似乎形成了一团氤氲,风吹不散,雨打不消。
远远望去,天空的云朵好像都被这股禅意感化,风起风落,云卷云舒之间,一尊怜悯慈悲的硕大佛像,在云中若隐若现,随着微风悠悠变幻,甚是神奇。
可能是因为常年不曾中断的香火,整个少室山,甚至是整个嵩山境内,都飘荡着一缕无处不在的禅香,在那缕缕似有似无、诵念经文的禅音中,起伏跳动,闻之让人心情舒泰,听之让人精神澄明,让人忍不住产生一种安闲自得、恨不能隐居于此、常伴我佛的心态。
而这,便是北宋国的少林寺!
“吱!”
推开房门,沐浴着温暖和煦的阳光,休息一夜的黄昏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狠狠甩了一下依旧有点发胀的脑袋,想要甩去这一身的倦意。
“黄施主,您醒了!”刚刚踏出房门,一直在院子中打坐的年轻僧人急忙起身,小心翼翼的来到黄昏身边,略显生涩的招呼道。
“醒了,怎么,小师傅在这里等我,有什么事情吗!”打了几下哈欠,脸色带着一丝苍白的黄昏忍不住又是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甚至连一般都谈不上的小和尚,轻笑道。
“黄施主,师傅命小僧告诉施主,主持师伯祖正在在大雄宝殿等候您!”感受到黄昏打量的目光,年轻僧人显得更加拘谨,忙是低头说道。
“哦,终于忍不住了吗!”撇了撇嘴角,黄昏一把搂住身子一僵、不知道如何反应的僧人,笑道:“那就走吧,别让玄慈方丈等太久!”
话罢,也不顾年轻僧人是否愿意,黄昏直接拉着他朝着大雄宝殿的方向走去。
跟着黄昏一路走来,年轻僧人心中愈加疑惑,少林寺建筑鳞次栉比,参差错落,禅房和前殿之间小道弯弯曲曲,中间交错不知道多少,自己在少林寺呆了二十多年,因为不长走过的原因,尚且有时会摸不到方向,这位施主怎么比自己还熟悉寺里的道路,根本就见不到一点由于,就好像是他自己家一般,难不成他是本门弟子,可是怎么未曾剃度,而且···
想到这位施主无缘无故的从天而降,直接砸到自己身上,后来更是选择自己照顾他,年轻僧人望着少年背影的目光带着疑惑,还有一丝敬畏。
片刻时间,黄昏已经来到前殿,等到殿门前的沙弥进去通传了一声之后,整理一下衣衫的黄昏,才是在年轻和尚的陪同下,缓步进入大殿。
非是同地,却是旧景,没有衰败如暮年,只见堂皇似金殿。
同样是大雄宝殿,南宋国少林寺却远没有此地繁华,尤其是两排列坐的僧人,更是有着自己寺中难见的朝气。
长长出了一口气,面对殿内神色各异的众僧,黄昏上前走到殿中心位置,双手合十,丝毫不怯的对着盘腿坐在首位的那名老僧行礼道:“空明见过玄慈师伯!”
一句话刚落音,殿内一阵惊呼,别说和黄昏一起进来的年轻和尚,就是庄严肃穆佛像之下的那群玄字辈高僧,都是露出惊异的表情。
左右看了看,玄慈和善一笑,轻吟一声佛号,道:“诸位师弟,不知是哪位收了这少年为徒,贫僧到现在还恍然不知!”
“阿弥陀佛,方丈师兄说笑了!”相互对视,都是摇摇头,玄寂含笑答到。
“哦,既然诸位师弟都未曾收你为徒,还不知道少年师承何人!”转过头,玄慈对着黄昏问道。
“在下师承少林方丈悟白大师!”面对众人,少年嘴角一勾,轻笑道。
“什么!”
如果说刚才少年称呼玄慈为师伯,众僧还能一笑而过,认为少年可能是某个师兄弟的记名弟子。可是现在少年居然自称是少林方丈的弟子,而且他口中的少林方丈,还不是玄慈,这让一些性子不稳的僧人直接怒视少年,坐在玄慈身旁的玄难更是忍不住呵斥道:“哪里来的毛头小子,说话这般无理!”
眉头一动,黄昏看了玄难一眼,没有答话,而是将目光放到脸上神色一动的玄慈身上。
“贫僧玄慈,现居少林方丈一职,不知少年口中的悟白方丈,是何方庙宇的高僧!”仔细打量了一下少年,玄慈迟疑一下,问道。
“南宋国、嵩山少林寺现任方丈悟白大师!”微微昂了昂脑袋,黄昏不无自豪的说道。
“南宋国···”
“怎么可能,南宋国离这里不是有着数十万里之遥啊!”
“莫不是两日前那场变故和这个少年有关···”
听到众僧的小声议论,首位上的几名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