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桩命案(1/2)
第17章一桩命案
林捕头微愣,问她告什么人,她说个‘我小姑’然后就没动静了,嫂子告小姑?能是什么事呢?
没料到她下半句话来个惊天大转折,她说的竟然是:“昨天晚上被人杀了。”
原来是她小姑昨天晚上被人杀了,她今天跑过来告状的。
石西村,地处偏远是个僻静的小村子。整个村子有四五十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一向很是平静,虽然村子很穷,但从没出过什么大案。
来告状的妇女娘家姓刘,夫家姓张。张刘氏今年二十八岁,嫁到张家有十三个年头了。
她公婆下世的早,她丈夫前年到外地去经商,已经三年没有回来了,这个家一直是她在操持着。
家里没有别人,只有她和小姑张彩霞两个人。张彩霞今年十七岁,相貌清秀,每天在家里做些针织,很少出门。
整个石西村就数她家最低调,农村人闲下来的时候都喜欢东家走西家蹿的,只有她们姑嫂二人几乎不会去别人家。
她们姑嫂两个弱女子没有办法下田种地,便把自家地租给了别人,张刘氏磨点豆子,做豆腐到县里去卖。
卖豆腐时还顺便到城里的绣庄接点活计,拿回来张彩霞慢慢的绣好之后,再由张刘氏送去绣庄,赚点手工钱。
两个人日子过的虽然清苦,倒也供得上自己的日常开销用度。平时家里有些重活,街坊邻里的也总有人过来搭把手。
她们姑嫂两个为人和善,又不招摇也不会惹是生非,安安生生的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
昨天张刘氏进城交了绣活,给张彩霞买了一盒胭脂花粉。她回到家的时候太阳都快落山了,张彩霞时不时的到门口去张望一会儿,看到她的身影才放了心。
张彩霞做好了晚饭,两个人边吃边说笑声不断。吃完饭张刘氏到磨房去推碾子,张彩霞收拾了碗筷,点起油灯,坐在灯下给嫂子补起了衣衫。
接来的绣活要求很精细,油灯昏暗晚上是不能绣花的,张刘氏总说她还小,不允许她去磨房推碾子。
每到晚上张彩霞就一个人在屋里要么缝缝补补,要么做做鞋。说来也是很辛苦的,但跟半宿半宿推碾子的张刘氏比起来,她简直就是在享福。
昨夜的石西村,夜深人不静。跟张家隔着四五户的牛家娶亲,院子里搭了好多棚子,墙头插着好多的火把。
牛家的院子灯火通明,乱哄哄的人声喧嚷。看到人家成亲,张彩霞想起今天吃晚饭的时候,嫂子提起说该给她寻个好人家了。
她一旦出嫁,家里就剩嫂子一个人了。哥哥出门三年未归,别说赚没赚到钱,连个音讯都没有,整个一个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嫂子真是太可怜了,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大了,她大了就要离开家了。张彩霞轻叹一声,重引了一段线,继续低头缝补。
她正专心的补着衣裳,忽然眼前一团黑影挡住了微弱的光线。她疑惑的抬起头,见眼前站着一个汉子,赤.裸着上身就要往她的身上扑。
她下意识的就惊叫出声,只是才刚刚发出一点声音,嘴就被又粗又厚的手掌给捂住了。
她抵死挣扎,拼了命的反抗。奈何男女力量悬殊,她想喊一声都喊不出来。那个男人把她扑倒在炕上,抓起一团破布把她的嘴给塞了个严严实实。
那人腾出手来就迫不及待的去撕扯她的上衣,张彩霞趁机抓起剪刀狠狠的朝那人刺去,不料却被那人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
剪刀寒光闪闪顿时点燃了那人的怒火,一时血涌上头,那人抓着张彩霞的手腕用力的把剪刀插.进了她的胸膛。
闹出了人命,那人慌张的夺门而出。这时张刘氏刚好进门,门口昏黑看不清人。张刘氏觉察到不对劲,伸开双臂阻挡他出门。
“谁?你是谁?”张刘氏高声呼喝,惊慌之下嗓子都有些破了音。
那人哪里敢应声,一下推开张刘氏,撒腿就往外跑,张刘氏冲上去抓那个人,只在他的后背上狠狠的挠了一把,就被他逃掉了。
张刘氏吓得瘫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还用尽力气的呼喊小姑:“彩霞!彩霞!咱家来贼了,有贼!”
屋里的油灯早已经灭了,张刘氏以为小姑没有在屋里,不然贼人也不可能这么大胆子闯进屋里的吧?
大半夜的不在屋里,她能去哪儿?难道是去茅房了?一共就这么大点个院子,她这么拼命的喊,怎么就没有一点回应呢?
过了好半天,张刘氏才从地上爬起来,浑身发软,两条腿直突突。她扶着墙慢慢的走回房内。
点起桌子上的油灯,刚要坐下缓缓,忽然发现小姑倒在炕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她端起油灯移到近前一看,小姑的嘴里塞着一团破布,眼睛瞪得死鱼一般,凸起得有些吓人。
眼睛再吓人也没有胸口上齐根没入的剪刀来的吓人,张刘氏一下扬手撇了油灯。
“啊!”张刘氏双手抓着头发大喊起来:“杀,杀,杀人啦!”张刘氏狂奔出门,站在窗前不管不顾的大叫。
牛家的大礼已成,人们刚刚散去。惨嚎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尤其清晰,左邻右舍的都跑了过来。
事发突然,谁都没有心理准备。原本平平静静的小村子,一.夜之间沸腾了起来。
牛家办喜事折腾得大家前半夜都没有睡成,张家出了命案折腾得大家后半夜也没有睡成。
众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