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百团大战打响(1/2)
第750章百团大战打响
华胜利在得知了宜昌会战的结果后,非常地痛惜,在国统区内,虽然**的将军拼死抗战,但是依然不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的大举进攻,终没有保住宜昌。
宜昌,被日军占领了。
1940年7月1日,日军大本营,为弥补第11军扩大占领区后兵力之不足,将驻在黑龙江省的第4师团,从关东军序列中调出,开赴宜昌地区,列入了第11军,并于7月13日,下达了长期确保宜昌的命令,将武汉方面的作战地区规定为安庆、信阳、宜昌、岳阳、南昌之间。
日军的第11军部,命令第13师团占领宜昌,从东北黑龙江新调来的第4师团,驻防安陆……
华胜利知道了黑龙江地区调走了一个师团的关东军,便通过报务员白君萍,向北上方向的抗日义勇军独立旅留守在占领地区的杨广东所部和夏开伟所部发电,要求这两个团,伺机可以出击相邻接壤的日军占领区,可乘日军在黑龙江省调出了第四师团的好机会,扩大战果。
在华胜利的命令下,夏开伟和杨广东所部了,对邻近的日军占领区又发动了进攻,新占了土龙山、宝兴、桦川、密山等地区,扩大了战果,也给予了日军和伪沉重的打击……
……
在东北的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华胜利所部的占领区,在不断地壮大着占领区时,给予日军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的同时,现在的日军占领的华北地区,抗日的形势也是一片大好。
由于**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了起来……
之前,日军曾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
但是,日军曾在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日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0年夏,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准备对日军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
1940年以后,日本知道现在的欧洲动荡,因此日军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
八路军参战部队,预计105个团约20余万人,八路军准备发动的这次战役的主要意图,是破袭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
……
1940年夏,日方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阳)宜(昌)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
日军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委员长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
同时,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
1940年3月和6月,蒋的代表先后去香港、澳门与日方代表会谈;由于日方要求条件苛刻,未达成协议……
党领导的八路军,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中国全面战局的好转,克服国民党的投降危险,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在华北敌后(除山东外),准备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作战。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朱总司令朱、彭副总司令等领导,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
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总司令朱、彭副总司令下达了《战役行动命令》……
《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含)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含)段;八路军参战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1940年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
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日军在正太铁路沿线,驻有独立混成第4旅(司令部驻阳泉)全部,独立混成第8、第9旅(司令部分别驻石家庄和太原)各一部。
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司令的指挥下,以18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又2个骑兵营、5个游击支队,在部分炮兵和工兵配合下,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的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大部,以及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