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国都沦陷(1/2)
第651章国都沦陷
1937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革命军的第88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日军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
日军第114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
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88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
日军第6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在上新河击退宪兵教导2团的1个营,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
日军国崎支队在当涂北慈湖附近渡过长江,沿西岸北进,向浦口运动。
占领芜湖的日军第18师团,因转用于杭州方面,不再参加进攻南京的作战。
12月12日,从拂晓开始,日军飞机大炮密集向各城门集中轰炸,城墙四周房屋倒塌,城墙洞开。战至中午12点,雨花台被日军占领,紫金山第二峰沦陷,中华门和中山门被日军突破。
成千成百的中国士兵在没有长官指挥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敌人,拼死向大举进攻而来的日军进行还击。
南京保卫战期间,在武汉大本营中的蒋委员长,对南京的战况也极为关注,每日均有询问及指示的电报,当蒋发现撤至南京部队的战斗力及士气已远不如淞沪作战时,南京外围主阵地带,仅防守两三天即告失守,而复廓阵地立足未稳即在主要方向上又被敌突破、迫逼城垣时深感形势严峻……
蒋委员长当得知当涂附近已有日军渡江时,更感局势危急。
为避免南京守军被敌围歼,******于11日中午就考虑令南京守军撤退,遂令时在江北的顾祝同以电话转告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
顾祝同要唐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
唐生智由于自己曾力主固守,若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后责任难负,因而要求必须先向守军将领传达清楚最高统帅的意图后方能撤离。
当晚,******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唐生智于当夜与罗卓英、刘兴两副司令长官及周参谋长研究后,决定于14日夜开始撤退。
遂于12日凌晨2时许,召集参谋人员制订撤退计划及命令。
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是日,日军第六师团先头部队长谷川部队在南京中华门外准备总攻击的一刻。
日军5个师团对南京复廓阵地及城垣发动猛攻。
中午前后,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日军攻破中华门,防守此处的第88师遂即撤走,南京失陷已成定局。
当时,大批逃难居民与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
南京守军已开始呈动摇态势。唐生智等决定改在当夜撤退。
12月12日17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南京守军中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
唐生智出示******命守军相继撤退的电令,即由参谋长周斓分发了参谋处已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本来,南京**司令唐生智在战前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并没有控制船只。
现在,唐生智突然在12月12日下令阵前撤退,其仓促间制订的撤退计划,毫无可行性,并且根本就没有安排撤退船只,并且在撤退安排上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甚至也没有人通知担任督战任务的第36师。
结果,第36师为了阻止**各部队撤退,双方还发生了交火。
马嘶人喊,人员嘈杂,伤兵勉强拄着棍子也跟在后面。
码头上的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就是没有船。
幸亏第74军司令俞济时,找路子紧急征调了1艘小火轮,1次能装300多人,经过12日一夜的忙活,拉走了第74军的5000多人,第88师第264旅的辎重营在下关控制着一批木船把第88师抢运出去2000多人,教导总队突围4000人,第36师突围三千多人……
中华民国革命军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中,大多数未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开始撤退,而是在散会后立即部署部队撤退。
有的作战单位,在接到命令前就已经撤走了。如卫戍司令部第2军团负责固守乌龙山要塞,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突围,应最后撤退,但徐源泉于12日下午即率其第41师和第48师从周家沙和黄泥荡码头,乘坐其预先控制于该处的民船最早渡至江北,经安徽去江西整顿。
乌龙山要塞部队在徐源泉部撤走后,也于当晚毁炮撤去江北。
有的将领只向所属部队打撤退电话,或回去安排一下撤退事宜就脱离部队,先行到达下关,随同卫戍司令部及第36师乘渡船先到江北。如71军军长王敬久、该军第87师师长沈发藻等根本未回指挥所……
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回到富贵山地下室指挥所后,告知幕僚撤退任务,即留参谋长邱清泉处理文件等,自己单独先去下关……
其第2旅旅长胡启儒得知撤退消息较早,不等会议结束,即以奉命去下关与第36师联系为由,电话通知其第3团团长代行旅长职责,独自先去下关。
由于南京城中,中国守军的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而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抡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
如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在光华门阵地上曾英勇地抗击日军多次冲击,却在挹江门门洞内被拥挤的人群踩死。有的将领,如第83军第156师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