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甲午之军工霸世》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朴茨茅斯条约(上)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77646/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朴茨茅斯条约(上)(1/1)

: 因此,就算中国开出的和平条件再怎么苛刻,已经想明白了轻重缓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只能硬着头皮全盘接受,不过他派到英国负责谈判的财政大臣维特还是说服中方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双方最终是以乌拉尔山、伏尔加河跟里海为界,跟中方最近一次开出的条件相比,去掉了北边的两块冻土苔原和堪称是“小火药桶”的高加索山脉以南地区,虽然实际利益不大,但至少面子上好看多了,而且好歹也能多一点纵深,失去了西伯利亚和中亚之后,沙俄冠绝天下的纵深已经去掉大半,对此也愈发看重。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条件,公开之后在沙俄国内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虽然割让的土地当中只有一小部分算是俄国的核心领土,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在那儿摆着,只要还稍微有一点爱国心,谁能不心疼呢?

就连身在中国的钢铁同志也急坏了,作为一个大俄罗斯主义者,他对领土看得比导师更重,情急之下钢铁同志甚至当面指责李晖食言而肥,因为在导师回国之前,李晖曾经向其承诺过,无论战况多么顺利,中国的西部边境线都不会越过亚欧分界线,却没想到如果真是他以为的那样,李晖又何必在正式缔约之前就将他请来告诉他这些。

“现在还是太嫩了一点啊,毕竟才三十来岁。”,李晖见状不禁微微摇头,不过他这些年来城府和涵养倒是大有进步,并没有因此雷霆大怒,而是耐心地向其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等到你率领着百万红军回国参加革命之后,沙皇政府必然会撕毁这份和约,所以它其实毫无意义,等到贵党成功建国之后,我们还得就边界问题重新谈判,到那个时候再收回沙俄时代失去的伏尔加河东岸地区,将会大大提升新政权的威望,对于那些指责贵党通敌卖国的言论,也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钢铁同志一开始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他本来就不是轻易会相信他人的性格,直到李晖告诉他已经准备好将国内完成了改造的苏俄红军都转移到伏尔加河东岸、为其不久之后回国参加革命做好准备,钢铁同志才终于放下心来,相信李晖是真心要支援俄国革命。

李晖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动机,钢铁同志倒不难明白,但是那块土地可是中国侵吞的地盘里面条件最好、开发程度最高的,论价值甚至比整个西伯利亚都高,说放弃就放弃了?换做是他,绝对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器量,一向心高气傲的钢铁同志一时间也不禁心生敬佩,当场郑重地为自己之前的鲁莽向李晖道歉,就连之前因为对中国大量侵吞俄国土地而产生的恨意不知不觉间都散去了许多。

其实李晖这样做也是反复权衡得失后作出的决断,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块土地的价值?但问题就出在开发程度太高上面,当地居民数量太多、强制迁走的成本太高,而以俄罗斯人为主的民族结构又令同化的难度无限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化的难度丝毫不在俄军帮忙清场之前的中亚之下。

在国内> 对于这一点,看看历史上美国人拿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来支持中国人留学美国收到的效果就能明白,何况李晖不仅仅是将那片土地还回去这样简单,还有一系列的后续措施,以确保至少二十年内苏俄不跳反。

此外,归还伏尔加河东岸地区也可以避免苏俄的实力过分削弱,要是这个顶不住西方列强的联合干涉,还得中国亲自出手,那李晖的布局可就都白费了。这并不是没有可能,须知本时空西方列强能够派出来干涉俄国革命的力量可比历史上要大得多,而苏俄虽然开局远胜十月革命,但毕竟少了那么多土地,而且沙俄现在留下的底子更差,后劲跟历史上是没法比的,如果再少了价值重大的伏尔加河东岸,那真要彻底沦为二流国家了......

将伏尔加河东岸的土地讹诈到手方便日后市恩之后,李晖立即下令将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居民西迁至此以绝后患,伏尔加河东岸的土地面积够大、条件也好,完全可以安置他们、激起的反弹也会比原先估计的小许多,而且完成之后正好将这块土地交给布尔什维克,彻底将问题解决。而如果直接送到对方境内,实际操作起来就要麻烦得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顺便的好处,是李晖先决定这么做了,然后才发现还有这个好处,并非是有这个好处,才决定要这么做。

而让李晖和钢铁同志都大为惊喜的是,沙皇政府居然还想要中国释放关押的那三百多万俄军战俘,连同被中国缴获的武器弹药一起归还,这可真是打瞌睡了送来枕头,李晖完全不必担心将大量战俘移往边境并武装起来会引起沙俄政府的警觉了。如果布尔什维克的伪装工作做得漂亮一点,这些红军甚至可以大摇大摆地开回莫斯科、乃至于圣彼得堡,然后突然发难,来个中心开花,他们跟第一骑兵军这样的外来者可不一样,只要拿下圣彼得堡、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距离革命胜利就不远了。


状态提示: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朴茨茅斯条约(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