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技高一筹谋定后动(1/2)
张宝声嘶力竭的喝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太平教众,所向无敌!”随之便百千人呼喊,直至万众一心齐声高喊。
这喊喝声产生了奇效,黄巾军从兵败如潮的颓势,逐渐站稳了脚跟。太史慈等人虽然骁勇,却终因兵力有限,只能见好就收。太史慈带领将士且战且走,退回了毋极城。
而经过此战,张宝偷鸡不成蚀把米,折了内线赵胜,损伤万名精锐。老奸巨猾的张宝明白,失去了内应的支持,再想拿下毋极,恐不是三五日能够办到的,而李毅在南部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北进,下曲阳是他的根本,又这一坚城,他还可以另做他图,若是老家都丢失了,那可真是死路一条。张宝权衡再三后,一击不中便全军撤回了下曲阳。
毋极之围得以解除,毋极百姓又经历了一场磨难,不过虚惊过后,众人无不称道,太史慈有胆有识,妙计退数万贼兵!
但毋极父老还不知道真情,施妙计杀退张宝的并不是太史慈,而是暂时被禁足的范亮。自赵胜二次来投,太史慈心中便画了个大大的问号,为防备万一,不得不对这个不速之客有所戒心。赵胜当然也有所预感,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若是太史慈对他毫无防备,那才是更加可怕,以张英的足智多谋,怎会留一个蠢材在毋极呢?
赵胜明白久拖不决必有失,当范亮出现后,便决定用铁证将他击垮。而太史慈对这两个人都不相信,而在事实面前,便选择把范亮看押起来,令他不能兴风作浪。
之所以赵胜放不过范亮,就是因为自范亮入城,得知赵胜前后两次来到毋极的情况,便断定他早已叛变。范亮遭到诬陷,知道主公不现身,自己再不想办法自救,恐怕是永无出头之日。而赵胜的嘴脸,已经进一步暴漏,其心昭然若揭。
在众人之中,只有孙钊与他接触最是亲密,也对他最为信任。孙钊便成为范亮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被抓捕之前,在经过孙钊的案几前,对他做了暗示。
在广阳郡时,孙钊与范亮都从事劝降战俘,二人有过紧密的接触。多年的专业工作,孙钊已成长为揣摩他人心里的专家,以他对范亮的了解,绝不会做出出尔反尔之事,因此孙钊确信范亮是被冤枉了。
孙钊是李毅军中的元老,尤其他有着特殊身份,可以随时接近任何一位俘虏,当然也包括范亮。利用酒宴的间隙,孙钊赶往关押范亮的营帐。
自被太史慈下令看押后,范亮便心急如焚,他盼望着孙钊早些到来。终于盼来了救星,范亮压低声音道:“赵胜血口喷人,处心积虑致我于死地,其心不言自明,他乃张宝派来的奸细!”
闻言孙钊大吃了一惊,光和五年挑选潜伏人员,孙钊也是参与者,只不过赵胜不是他的手笔。但共计五十人的派遣小队,他当然都谋过面,对赵胜也有些印象。“赵胜可是我们的人!”孙钊冲口而出,但他觉得这句话有所不妥,马上又跟了一句:“难道他成了叛徒?”
见到赵胜者,都把他当成自己人,这便是最大的误区,这也是范亮最为担心的。他见孙钊都有如此想法,心中不免酸楚。范亮叹息了一声道:“赵胜曾经义无反顾的追随主公,这范亮也不敢否认,但范某确信,在石庚等人遇难时,赵胜贪生怕死而变了质!”范亮便把自己的疑惑之处,逐一讲说给孙钊听。
孙钊不停点着头,直到范亮话音落地,他才微微一笑道:“我了解范先生的为人,确信先生定是蒙冤受屈,但太史将军并不知先生心像主公,才致使先生受屈。不过先生请放心,在我建平军中,怎会黑白颠倒?我必使先生冤情昭雪!”
见孙钊急着离去,范亮忙低喝一声:“孙兄弟慢走,范某还有话讲!”孙钊知范亮此时喊他,必然有重要事情。果然范亮语出惊人:“既然赵胜前来毋极卧底,他身在险地,定是心急如焚,期盼着早一日破城。如今太史将军摆宴,便是一个天大的良机,我有一计,不但令其原形毕露,还可将计就计,引张宝军入城,将其一网打尽!”
范亮原本对黄巾军留有余情,但张宝与赵胜欲置他于死地,终于使他转变了观念,出计也不再留余地。范亮便把计谋原原本本的道了出来,太史慈如何贪杯制造酒醉的假象,对赵胜的监视如何明松暗紧,如何巧妙的放弃城门,直至派遣伏兵等一切规划,范亮都考虑得极为妥帖。
听了范亮的一席话,孙钊真为其才智而惊奇,若是张勇重用范亮,那蓟城如何能速破?岂不将自家兵马拖在幽州?若是那样毋极甄家将遭受灭顶之灾,张宝、张角以及冀州的义军形势,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平军中除了张英和贾诩,奇谋巧计再无人能出去呀。
与范亮作别后,孙钊心中仍是赞叹不已。他回席之前,令人将太史慈唤出,把范亮的计策和盘托出。太史慈闻听也不禁赞叹此计绝妙,但他心中仍不敢轻易下结论。范亮、赵胜谁是谁非,只有等事实作答。因此范亮仍被关押,赵胜也继续为众人所瞩目。
酒宴散去,见太史慈已是半醉,赵胜心中暗自得意,以他今天非凡的表现,定不会被他人主意。而夜长梦多,久拖不决必遭祸殃,更令赵胜如坐针毡。这是千载难逢之机会,赵胜犹豫再三,终于拿定了主意,才有之后的激战。
太史慈亲自接出大功臣范亮,再三赔罪后,摆酒为他压惊。酒席宴上,众人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