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理(1/2)
如今的大理,在历史上属于后理国。
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段思平初为幕览(小府副将),由于武艺超群,才干出众被提拔为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南诏尊圣二年(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段思平随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进攻南诏,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
当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当晚段思平在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
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渡河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成功渡河,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国灭亡。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改国号“大理”,建元文德,仍定都羊苴咩城。
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着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元944年,段思平在邓川视察农业的时候去世,其子段思英继位。
至道广慈皇帝段思聪时期,迅速膨胀起来的高氏已经取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之后,段素廉、段素隆、段素贞诸朝均以高氏为相,高氏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政治集团。
960年,宋朝建立,开宝元年(968年),大理致书宋朝廷,要求通好。
宋太祖开宝二年,段思聪卒,子段素顺立。
969年,大理东部发生边乱,延众镇长宗奇、求州首领代连弄兔,攻陷糜乃等三邑,段素顺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标,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驸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边寨,诛代连弄兔等,同时讨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曲靖)会盟、颁赏。段素顺碰上赵匡胤南征,赵匡胤鉴于唐朝的失败,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得以保全。
这就是著名的宋挥玉斧典故。
孝德皇帝段思廉在位时,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酋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由此可看出,大理对大宋还是有着极其深厚的恐惧。
孝德皇帝至段思廉继位后,高氏如昔日之董氏,以此拥立之功,一举凌驾于诸姓之上,高智升渐渐攫取了全部权柄。
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高智升派儿子高升泰带兵讨逆,诛杨义贞,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自任布燮,以儿子高升泰为缮阐侯。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国权倾朝野,搞得段寿辉和他的继任段正明都害怕,先后避位做了和尚。
大理段氏,从此沦为高氏傀儡,直至大理亡国。
这是天龙八部中没有提及的事情。
天龙八部里的保定帝段正明,其实也是个傀儡皇帝。
十三年以后的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一直以来都在专权的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王。1096年,高升泰病逝。由于云南诸部的反对,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其後大理国柄掌握在高氏手中,世称高国主。
这便是后理国。
而家喻户晓的段誉便是段正淳之子。
段誉是在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
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不暇远略”的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段誉特别重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
这就是两宋期间的大理。
所以大理段氏真是个悲催得不能再悲催的王室了。
从立国后不久,就被臣子保持把持朝政,国王大多成了傀儡。
所以李凤梧和韩侂胄等人才会看出,出使大理,只需要搞定一个人:相国,中国公高寿昌。
至于大理皇帝段正兴,高寿昌会去搞定。
而根据大理和宋的关系,之前李凤梧说的陈兵边境,不过是暗地里的事情,谈判陷入僵局后撂出来做做样子而已,让大理明白大宋想要得到更多滇马的决心。
至于真的出兵大理?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说,到头来还真得靠使团的嘴皮子。
从这方面来说,这次出使大理,真是个苦差事。
大理产滇马的规模本来就不大,远不比燕云十六州的牧场,要想让大理进贡更多的滇马,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事情,李凤梧早就想透了。
是以在出使之前,就对官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