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江水悠悠(1/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作为后世的穿越者,寇封对李太白的这两句诗自然熟得不能再熟,但却直到这次回荆州,才真正有幸体会到诗中的那种快意!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南,入长江,直到巴郡,这一路水流较为平缓,船的速度都不算多快,但比之骑马,却利在能够昼夜不停,一日一夜之间,竟真的行过了千里之途。
而从江州开始,长江的水流渐渐开始变得湍急起来,顺流往东,过了锦帆贼甘兴霸的故乡临江,再过朐忍,便进入了鱼复境内。
这一路滩多浪急,即便是最有经验的老船工,也绝不敢在夜里行船,所以天色刚刚擦黑,客船便在江边的一处小码头泊了下来。
站在甲板上,透过苍茫的暮色,寇封隐约可以望见远处起伏的山峦间闪动的点点灯火,那就是鱼复县城了。
鱼复,后世称奉节,在历史上却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白帝城。
白帝城之由来,始于王莽乱汉之时。当年公孙述割据巴蜀,见此处东扼峡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他又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人称“白龙出井”。公孙述认为这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便将城池命名为白帝城,城池所在的那座山也改名为白帝山。
当旁边的老船工在饶有兴致的讲着这段历史时,寇封却并没有认真的去听,而是远远地望着那片灯火,心潮涌动,感慨万千。
白帝托孤,千年来被无数人传为佳话,但在寇封看来,眼前的这座城池,却仅仅只是两段悲剧的分界线而已。
前面一段是刘备,原本已经到达跨有荆益、争鼎有望的人生巅峰,但吕蒙和陆逊一前一后两次重击,却让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蜀汉皇帝重重跌入了谷底,满腔的壮志豪情就此烟消云散,最后含恨而终。
而后面一段,千百年来更是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白帝托孤,成就了诸葛亮,却也让他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纵然夙兴夜寐、鞠躬尽瘁,却依旧无法改变益州疲敝的现实,数次北伐,不过徒留一声千古长叹!
寇封本想趁着天尚未黑尽,和冯习、傅彤一起到鱼复县城走上一遭,结果船工却笑着告诉他,有句老话叫做望山累死马,那县城一眼望去似乎不太远,但要一路行去,便是白天也少不了大半日的脚程。如今天色已晚,山高路险,等他们走到县城,只怕天都快亮了。
寇封听得咋舌,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又不情愿在甲板上呆着,便带着冯习和傅彤,骑马来到江边一座小山上。
暮色笼罩下,峡谷间雾气蒙蒙,长江像一条巨龙在林立的山峦间长啸向前,白浪滚滚,江流滔滔。江风扑面而来,拂动衣襟,寇封不禁在心底轻声感叹:如此江山,奈何四海烽烟!
……
鱼复是益州和荆州的交界,由鱼复县城往东,不过数十里,便正式进入秭归境内,算是荆州的西境了。
荆益两州山水相连,自古以来,最主要有两条枢纽干道:汉水连通汉中、南阳,长江连通巴郡、南郡,而相比重要性,后者又远胜前者。
长江连通巴郡和南郡的这段水道,便是后世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寇封在穿越前一直没机会前往一游,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免费饱眼福的机会,自然不会白白错过。
从鱼复往东,依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或雄伟峻峭,或幽深秀丽,或滩多浪险,各有一番特色。在这个时代,自然环境本来就远胜后世,而这片区域人烟稀少,更是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保存到了极致。山间树木多为松柏,虽是冬日,两岸却依旧一片郁郁葱葱,将玉带般的江水都映成了一片苍翠,即便偶尔望见山谷深处飘起缕缕炊烟,也给人一种安详宁静之感,丝毫没有破坏眼前如画的美景。
一路下来,虽然江风凛冽,寇封却丝毫舍不得离开甲板,如痴如醉的看了几个时辰,直到出了西陵峡口,过秭归,抵达夷陵。
寇封回头望向渐渐远去的山峦,久久无言。
就在这片望不到尽头的群山间,五百多年前走出了不堪国破,身投汨罗的屈原;两百多年前又走出了远嫁塞外、凄凉终老的昭君;而在历史上,十几年后在这里燃起的那把冲天大火,使数万蜀汉人马灰飞烟灭,更是彻底焚毁了刘备定鼎天下的最后一丝希望。
寇封不禁紧紧锁起了眉头,心中轻叹,难道这里是一个被诅咒了的地方不成?
他悄悄望了望身边的冯习和傅彤,心里不无庆幸:还好自己早就知道那段历史,虽然前路漫漫,有太多的事情不能确定,但至少,自己的决定,已经足以改变他们二人的命运。
……
夷陵之后,江水开始变得平缓起来,趁着西风正紧,船上升起了帆,顺风顺水,船行如飞。第二天还没到午时,便抵达了江陵码头。
江陵位于南郡腹地,自古便是是长江边的枢纽重镇,南来北往的商旅多在此进行汇合和分流转运,使得这里成为了整个荆州乃至南方都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但寇封一行却并没有在这里久留,在一家酒楼吃了顿饭后,便取道陆路,朝襄阳而去。
江陵到襄阳,有六七百里的路程,寇封一行人足足走了三天,直到第三天的中午,方才进入襄阳境内。
襄阳,因位于襄水之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