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曲江遇潘郎(1/2)
第三十二回曲江遇潘郎
曲江岸上尽数种植了垂杨柳,六角亭子毗邻水边。
文人常常流连其中,看前朝遗迹今时草木往复交叠,唏嘘写下动人诗篇。
几只黄莺飞上了林梢,啄一啄自己胸前的绒羽,再望一望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曲江边上风景秀丽如画,园林庙宇也各自占地而居。
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数芙蓉园和龙华寺了。
但芙蓉园被皇室圈为了禁苑,平时不会对外开放。
于是秦英顺着曲江的木栈道停停走走,准备到龙华寺看看。
之前她听梅三娘道,龙华寺的菩萨像塑地宝相庄严。
——可惜秦英是半个路痴。
将她扔进没有去过的深山老林,她能轻松地辨认方向;将她扔在摩肩擦踵的人群之中,她就会迷失最基本的东南西北。
她明明是要去江北的龙华寺,走着走着就绕了半圈,秦英到了西南的无漏寺。
这个几近荒废的庙看上去很简陋。山门朱漆凋敝,门槛快被踩烂了也不换个新的。
上巳节到曲江游玩的都人数以千计,靠近曲江的此庙并没有多少香客进出。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秦英都没有特意来过曲江。
她不知道曲江附近建着两个庙。一个富丽堂皇,一个蔽塞寒碜。
秦英一条腿迈进山门,才感觉自己似乎进错了庙子。
正想从这狭窄的门口抽身,却见另一人迎面走来。身穿豆沙色僧衣的僧人与她擦肩而过。
也许是他身上带着浓郁的檀香味,她毫无防备地打了个很大声的喷嚏。
那人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有听见。
他没有回头看秦英,只是举着竹帚出了庙门。
走到了树龄很高的一排杨柳下,他垂了头清扫细长柳叶。竹帚刮出规律如呼吸般的声音。
秦英也不忙着抽身离去,她觉得自己是有必要问问路再逛曲江的。
她站在树荫里打量他:身形颀长,是个难得的衣架子。
长袍穿在他身上既不显臃肿,又不显纤瘦。不过光光的头怎么看都很碍眼。
秦英干脆无视了他的头,只盯着豆沙色袍子:“这位师傅,请问从这里到龙华寺要怎么走啊。”
那人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有听见。
契而不舍的秦英又问了两遍,那人终于直起了身子看向她。
秦英下意识地低首寻自己的脚尖,不敢直视对方温和而清澈的目光。
“要去龙华寺的话,顺着小路往西边走。”那人抬起左手给她指明了方向。
“……谢,谢谢师傅。”秦英合起双手朝他躬了躬身,接着红了脸飞也似的逃掉。
在青石的小路上走了片刻,秦英的双脸都还没有降温。
她摸了摸自己的颊边,觉得好笑:只是见到了一个很好看的人,自己这反应有些过度啊。
最后秦英如愿到达了龙华寺,在大雄宝殿上见识到了宝相庄严的塑像。
正如每一道观里都有三清殿,殿里有三尊三清像;每一庙宇里都有大雄宝殿,殿里有三尊西方三圣。
如来立于大殿上首,两侧是常侍菩萨。贴金塑像个个眉眼低垂,唇边含着淡然慈悲的笑。
香客们跪拜在香案前叩首,嘴里喃喃着细碎的愿望和祈求。
那三尊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有听见。
跪在蒲团上,秦英心里空落落的:哪怕是龙华寺的菩萨像,都没有之前那个人庄严。
……两者的庄严不尽相同。
菩萨像的庄严是凝滞不动的,而他的庄严则是缓慢流动的。
这样想着,秦英身边的老妪已经拜完了三拜,正虔诚地对着塑像许愿。
秦英瞥见了这一幕,连照着她的样子做了,但没有许愿。
作为道门之人,她也知道一点儿佛家的规矩:比如许完愿后改日要回来还愿。
她可不确定自己许完了愿,会不会再找个时间到这里燃香还愿。
逛完了龙华寺,秦英找人问了问路就回到了车驾前。
她百无聊赖地在车外等了小半个时辰,看到梅三娘和一位武将同行而来。
这个武将秦英上辈子见过。他的名字——李靖,也是今年长安最热的词之一。
梅三娘在他的护送下到了车旁,她转身盈盈下拜道:“谢谢将军。”
李将军略一点头,将她的香帕收进袖子:“嗯,下个月家宴请娘子务必参加。”
“梅琯却之不恭。”她微笑道,目送李靖的背影越走越远。
只是过了短短几个月,秦英就觉得梅三娘已经变成上辈子见到的样子:优雅大方又无法琢磨。
秦英把梅三娘托上了车辕,自己也跟着进了车厢。
咳了几声,秦英开口戏谑道:“孤男寡女走在一起,啧啧啧。而且你看李将军的眼神不太对劲啊。你俩是什么情况?”
梅三娘不客气地横了秦英两眼:“瞎猜什么呢?李将军的车驾刚好和我距离相近,他便多走了些路送我过来。”
“大概是李将军在宴会上留意到了琯乐,进而留意到了吹琯的你。”秦英提起茶壶,给自己手边的空杯子续上了茶。
不得不承认梅三娘的运气不错,先后得了侯尚书和李将军两个人的欣赏。
这两个人还刚好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角儿。
和秦英记忆中的一样,梅三娘终究是和这两个人搭上了关系。
秦英沉浸在复杂的思考中,梅三娘的手往秦英的发髻处探了过去。
她偏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