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故事在继续(3/4)
明、故作不知,便是为了给束手无策的宇成“得意”和“惊喜”的机会。这样,既表明自己是一名有能力、且并不一味附和领导的“干吏”;又因为这样一个“迂回”手腕,让宇成更有种“峰回路转”、“得意洋洋”的感觉,消除领导先前的怒气和埋怨。不过,不能不说,丁晋这个计策用得很“险”。为什么说“势”之变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呢?就是因为,如果没有把握掌控得了特定的“人”和“事”,可能对“势”的认识也会失之毫厘、相差千里,得到的结果或许便是你需要的反效果。
如果不是看准了宇成的心理,丁晋实在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即便是对于同一个人宇成,如果换成其他事情,比如切实危害到宇成的利益或者严重违反他的原则问题,那丁晋也会果断地放弃。
“度”的把握一定要恰当!
这也是历史上那些真正称得上“大智慧”的官员,常常犯颜直上,反而颇得“上位者”信重喜爱的重要之一。比如大唐开国元勋魏征,虽然他常常激怒李世民,但在一些关乎到李世民原则的事情上,并不会做“出头鸟”,因此虽常常给人“顶撞”“直谏”的印象,但实际上并没有将自己放在真正危险的地步;等到领导怒气消散,冷静下来后,反而得到更多的信任。
可能简单说一下,大家对魏征的“为官之道”还不是太明白,咱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对照丁晋的做法。
贞观前期,因为天下刚定,唐太宗一心图治,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于是颇能听进去逆耳的忠言,甚至还鼓励大臣们把不同于朝廷的意见勇敢地讲出来。此时,不仅魏征进谏的次数非常多,还有很多大臣都时不时地进谏,指出皇帝不恰当的行为,而唐太宗绝大部分都能听进去,并且对这些官员奖赏有加。
魏征因为“出身”不好(他原为东宫太子李世民哥哥的亲信手下),所以比起其他大臣来,更加钻研“为臣之道”。因此,当他看明白了“领导”现在雄心勃勃,迫切需要一个“纳谏”的好名声时,他便故意找机会进谏,甚至不惜强硬顶撞,巧妙地“逆龙鳞”,博取皇帝地欢心。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二月。在长孙皇后的撮合下,唐太宗准备聘一个姓郑的女子为后宫妃嫔,诏令已下,册封的使者也做好了出准备。眼看一桩好事就要成了,可不识时务的魏征却出来阻拦。
魏征上表谏阻。说听闻郑氏过去曾和别人订婚。因此不能再嫁给皇帝。
唐太宗一听魏征阻拦便有些不满意,我是天下之主,我娶老婆,管你臣子什么事,你也竟敢不同意?
不过李世民表面显得很大度。耐心地听完后。脸上还显出惊讶地表情。暂时下令册封使免行,让有关人等去调查清楚再说。
此时,有那“七巧玲珑心”地人看出了唐太宗的不高兴。赶紧上奏反驳说:“说郑氏许配过别人,是没有明证的。现在册封的大礼已经施行,不可中途而废,免得让天下人笑话。”
说实话,官场之中的人才确实很多,“玲珑心大臣”刚表过忠心,有那更会来事地官员已经将郑氏地祖宗十八代查了个底儿清,并找到了传说和郑氏有婚约地男方,世家大族6爽,并让这个“未婚夫”亲自上表说自己其实并没有和郑氏女订婚。
可惜李世民一听对方竟然是世家之人,心里便嘀咕起来,因为他最近正使着劲儿一面暗地打压世族,一面还做出拉拢的姿态,如果此事为真,自己强纳郑氏女,不免授人口舌,不利于天下的“安定和谐”。
于是,唐太宗好脾气地问魏征:“众大臣劝我继续,可能是为了迎合我,可是为什么6爽人也这么说呢?”
魏征答道:“他怕陛下表面上放弃,但暗地里找茬收他啊,不得不如此。”
太宗笑了,认为他说得有道理,或者说是要借魏征这个“台阶”下,于是大度地撤销了结婚仪式,还赏赐了魏征不少布帛钱物。
魏征虽然以“直谏”扬名,并最终升为宰相,但他这个人很乖巧,并不是事事都和皇帝对着干,他也看时机和事情轻重,这便是“因事而异”。
比如大臣萧向唐太宗提过一个建议:效法夏商周,把大唐地疆土分封给各位皇子,说那样才会长治久安。太宗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从此就象着迷了一样总想这么干。但只要是有理智的朝官,都知道萧地这个提议无疑是食古不化,明显会损害大唐的统治。
于是,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竭力反对。但不知道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会如此感兴趣,虽然几乎每次都因群臣的反对而罢休,但还时不时提出分封诸王。后来还因为这件事,和宰相房玄龄闹矛盾,结果这位老臣只得含着老泪罢官辞职。
这些争论的过程中,魏征一直没有跟着凑热闹,而且在看到比自己资历深得多的老房也被免职撵回家去后,他敏锐地觉得太宗已经变了。
魏征深知道自己没有立过多大功劳,只是以辩说和进谏而身居高位,他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而且,唐太宗享国i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积极纳谏了,对臣下的进谏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魏征在这种情况下,知道再那样下去自己会比较危险了,于是明智地以“眼病”为由,上表请求让位。最后,唐太宗虽然不舍,还是准了他的奏,让魏征回家颐养天年。
魏征的这番作为,便是“因人而异”,虽然“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