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豫园之春(2/4)
,但还是要来看一看,因为随着江浙工业的快速发展,上海正在逐步取代震旦、香港的地位,成为这个帝国最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上海的发展确实有着先天的优势,这一点不是身为皇帝的宋彪喜欢或者不喜欢就能改变的。
随着湘沪铁路在1918年修通,上海工业的繁荣就再次拥有了更多的资本,从长沙、南昌、衢州、杭州到上海的这条铁路使得江西、湖南、浙江、广东、贵州东部的资源都可以快速涌入上海。
为了维持上海造船总厂的基础实力,江南财团在上海也增建了钢铁总厂,并且在机床、电气等领域积极开拓进取,在早期175项以及后续的125项中逐步形成了能与远东系抗衡的工业基础。
到了今天,东北、江南就是中国的两大工业区,直隶、鲁豫、湖广、两广、福建、山西都排在两大工业区的后面,如果说东北工业基地的王冠是震旦直辖府,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组成的江南工业区的龙头就是上海直辖府,这两个大直辖府也是区域经济中的金融中心。
比之震旦,上海的工业规模还要更大一些,因为整个东北的发展都比较均衡,震旦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和商贸中心,造船工业集中在金州县,冶金、机械等产业集中在辽阳、沈阳等地。
时隔八年再次南下上海,宋彪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他还是不太喜欢上海,和震旦这种完全的新兴城市不同,上海的规划很是凌乱,缺乏震旦这种广场城市和大学城市的魅力。
上海这个城市似乎有点过于现实。
宋彪乘坐轿车一路穿梭过街道,缓缓驶入豫园。
这里自从被内廷接管后,因为皇室几乎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一直都处于半公开的状态,经常可以接待一些会议和特殊的来宾。
只是这段时间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才重新关闭。
到了豫园之后,宋彪休息了一天,次ri上午才在仰山堂接见退出公职,回到远东银行担任总董的张康仁。
老朋友,老旧属了。
去年远东在京都县召开年会的时候,宋彪刚和张康仁见过,干了十五年的财政大臣,此时的张康仁已经是年近七旬的古稀老绅士,在国内享有着极高的声誉,一贯是有帝国财神之称。
豫园一分为二,东西两园都在帝国神武三年之后被内廷收购,考虑张康仁想回上海颐养天年,皇室去上海的机会也极少,宋彪就将东园赠送给张康仁,留在内廷的西园平时也都留给上海工商总会使用。
张康仁虽然是远东银行的总董,其实也真的就是退休了,前两年还正常去银行的上海总部上班,如今也基本不去了,去年的年会之时,他也声明是最后一次参加。
跟在皇上身边效力了十五载,心中感情自然深厚。
进了仰山堂的花厅,看见宋彪正在看报纸,张康仁上前参拜道:“臣下拜见皇上。”
宋彪看了他一眼,笑呵呵的指了指身边的床榻上座位,道:“过来坐,咱们几个月前刚见过,也就不用这么客套了。不过你如今住的远了,想见一次也不容易。”
张康仁这才叹道:“臣下也舍不得皇上,只是人老了,落叶总要回家,原先倒是想回广东,只是子女都在上海营生,还是过来和他们一起住着。”
宋彪嗯一声,也没有说什么。
张康仁有两个儿子,两个弟兄早年就在东北合股开办了一家面粉厂,神武三年左右,两人到了上海投资办电气公司,地产、保险业务也有经营,因为有张康仁的关系,生意自然做的很顺利。
这也在所难免,哪个国家不是如此?
z调查总局一直盯着,要说明显违规的地方也没有,但张康仁打几个招呼之类的事情还是不少见,宋彪犯不着真的为此追问。
宋彪还是和过去一样,闲着的时候就在手里拽一把生花生米,等着张康仁坐下来,他将盘子推过去,示意张康仁和他一起吃点,边吃边聊。
张康仁摆了摆手,道:“谢皇上的恩赐,臣下牙口是一年不如一年,连这生花生米儿都嚼不动了。”
宋彪哎呀一声,感叹人老了之后真可怜,就问道:“那就换假牙?”
张康仁则道:“还有点牙能凑活着吃点,舍不得换了,人到臣下这年纪,牙齿还能凑活着用的也不多了,真牙是疼了点,软了点,可吃东西有味道,换了假牙就不行了。”
宋彪也不好再劝,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了解,就道:“也不知道朕老了之后是什么样子。”
张康仁想了想,道:“皇上万福,不会老的。”
宋彪呵呵笑一声,道:“还是在变老啊,媛媛那丫头都进入帝大读预科了,怎么可能一直年轻下去呢?一不留神,朕就过了四旬的年纪,人说四十知天命,朕如今也是深有体会啊。”
张康仁也笑了声,道:“皇上说的是啊,臣下四十也知了天命,只是臣下的天命是效力于皇上,只要效忠皇上,臣下这辈子就算是没有白活。”
宋彪还是呵呵的笑着,这才将手中的报纸放下来,和张康仁道:“说点正经事,朕此次来上海不外乎两个事情,一是视察上海本地的经济情况,特别是看看股市、地价;二是顺道和ri本那边有个结束,尽可能还是想办法结束目前的对峙情况。”
张康仁答道:“皇上圣明,想要治一治小ri本的心思,国人都有,只是如今帝国急需投建的地方极多,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