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内跳反的泰国人(1/3)
只能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出人意料的,而现在就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叶子·
原本根据严光的计划,在日本人占领了澳大利亚后,趁着苏德两国的平衡还没有打破前和轴心国翻脸。顺便在利用一下泰国这个小兄弟,让这个已经有些不怎么安分的棋子做马前卒,先和日本在孟加拉的远征军互相消耗一下。
在经营多年后,目前在泰国政府内部掌权的几乎都是亲华和华裔人士,也因此国社政府对泰国还是比较放心的。
问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泰国人先后解放了马来半岛和缅甸,泰国人心里面也开始升起了一些小心思。
其实也不奇怪,因为在先后解放了马来半岛和缅甸后,泰国人居然连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也难怪泰国人的心里会起些小心思。
然而对严光来说,中国的周边地区最好一直都处于一种松散的,彼此互相敌对的状态,这样对中国的边境压力才能降低到最小。如果在和中国陆上接壤的中南半岛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那对中国来说才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在泰国人先后解放了缅甸和马来半岛后,严光并不是没给泰国人奖励,只不过是一直都没给泰国人想要的罢了。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泰国人的心里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对这种小心思严光并不是没有察觉,但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在泰国的都是亲华人士和“华裔人士”,对这些人严光多少还是比较放心的。
不过为了警告泰国人,严光和蔡锷等人还是决定利用一下他们,让他们做和日本冲突的马前卒。同时也是借日本人的实力来警告一下泰国人——————离开了中国,他们什么也不是。
根据参谋部的估计,虽然泰国人现在也有了那么一点实力,但是想要吃掉日本在孟加拉的十万孤军,恐怕也需要花费一些力气。
而在最后关头才由中国出面收拾掉这些孤军的话,岂不是能更加彰显中国的强大?同时还能点醒泰国人…
然而严光和其他人却忘了,不管泰国的掌权者在怎么亲华,甚至这些掌权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华裔。他们始终是有着自己的利益述求的…
——————————————————————
严光和蔡锷等人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考虑了许多,唯独没有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哪怕是看似可靠的棋子,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泰国是很亲华这没错。可泰国毕竟不是由国社政府直接掌控的,泰国政府的掌权者们也有着自己的利益述求。
原本将泰国人当作棋子来用,却始终不给一点好处,这本身就已经使得泰国有些离心,如今突然发来一封电报。让他们和正在和他们一起在孟加拉并肩作战的日本人翻脸,这更加让泰国人感到不满。
说到底,暂且不提那些亲华的泰国人,就是那些在泰国居住多年的华裔。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同样,作为居住外国多年的华人。(叶子·他们或许还会认同自己华人的身份,或许还会对中国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可是他们其中的一部分未必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点在后世也一样,许多在国外居住的华人都认同自己华人的身份,却未必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没有后世那么严重罢了…
而且和那些到南洋或者是美国讨生活的华人不同,在泰国的华人都是在明清一代迁移过来的,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许多代,因此对泰国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未必就会比中国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低。
就像郑信,也就是吞武里王朝的创建者,就是一个华裔。
郑信,另又名郑昭(昭意为“王”,不是名字),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taksin)。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是泰国人心目中五位伟大的“大帝”之一(兰甘亨大帝、纳黎萱大帝、达信大帝、马古大帝、朱拉隆功大帝,或者将兰甘亨、纳黎萱、那莱王、郑信、拉玛一世、拉玛五世、拉玛九世为七大帝,兰甘亨、纳黎萱、拉玛五世为三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出身于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娶暹罗女为妻,他的母亲诺央,生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
不过在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进行政变的却克里将军,就是后来的拉玛一世,也就是现在这个泰国国王的祖先,换句话说现在的暹罗王国其实就是政变者建立的。
拉玛一世,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原名通銮。又称为昭批耶却克里(ctayotfaclok),在中国史上称郑华。拉玛之父来自泰国贵族家庭,而其母名字叫da具有部分华人的血统。中国乾隆四十七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