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劣币横行、驱逐良币(2/2)
这位商家没有说谎,看来此事十分棘手,若是市场之上皆为此永通泉货,劣币横行,恐怕对我大宋商业不利。还有这钱我确实在淮南等地略有耳闻,当时也没怎么在意,不过去年十月唐国国主已经废止了此钱,只是没想到如今尚能在开封见到此钱,只不过如今它已经泛滥成灾,若是再这么下去,可就出大乱子了。”赵德昭这么一想,不行啊,他打算回宫之后将此事禀告给赵匡胤,商议此事。“殿……公子,这该如何?”赵信忙问道,
而一旁的小贵子不知道这钱有甚么问题,只道听这两位在谈。
“你先放了这商户,我们且去周围几家逛逛,稍后我们再去酒楼看看,是否收取轻钱,若是大多数商家皆如此,恐怕事情出人意料啊!”
赵信送了手,然后三人即出了铺子,往四周商铺逛逛,一圈下来,情况确实如那位商家所言,开封之中已经悄然出现了唐国的轻钱,而此钱乃是劣币。
前世赵德昭学过经济学,也知道这是劣币驱逐良币之行为现象,而唐国因为连年征战,丢失国土,所耗费钱粮无数,百姓饥馑,国库空虚,物价腾贵,遂于显德六年听从礼部侍郎钟谟之请,铸大钱“永通泉货”以一当十,又钱当二钱“唐国通宝”。
以一当十,唐国政府如此做法实在是向周国朝廷贡奉不够,所以出此下策,盘剥民间财富,只是如此以往,老百姓必定将苦不堪言,而深知此祸害无穷无尽的赵德昭知道,朝廷必须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废除此钱在民间的流通,否则会被有机可乘之辈利用。
当“奸钱日繁,正钱日亡”,国家就不能履行其职责了。
而此刻赵德昭望着街市之上人来人往的人群,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件事情亟待解决,而此事看来只有让朝廷出马,铸造足量货币,发行天下,颁布法令禁轻小恶钱及铁锡钱。如此方为上策。
赵德昭这么想到,原本今日出来放松一下心情的,只是如今被这件事情给烦住了。
随即赵德昭三人去了王朴的府上,将这件事情报给王朴,然后让王朴出面跟赵匡胤去说,而自己不过是一个线索的发现者。
赵德昭到了王朴府上,让赵信他们在府门口等候,他进去一会儿就会出来。
王朴尚在府上,他见到赵德昭,道:“梁王殿下,稀客啊!今日怎么有空来老臣府上,不知何事?”
“先生说笑了,学生哪敢啊,只是学生今日出宫,在街市之上发现了这样东西!”
赵德昭说完,将手上的几枚唐国的“永通泉货”递给王朴。
王朴拿过去一看,这钱从外表上观之,跟到大宋境内的货币一样,只是从重量上一掂量明显轻了不少,他博学多才,看到钱币上的字就知道这是唐国的钱币了,他疑惑地看着赵德昭,道:“殿下手中这几枚唐国钱币,如何得之?”
赵德昭将事情原原本本给说了一通:“先生,这是小子今早我在市集之上看见的,而且小子问了店主,他说最近市面上基本都是此钱,而且他有时候也不敢收此钱,毕竟此钱无论从重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跟大宋境内的钱币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店家奈何不得,急得要将此钱转出去。而小子问他这附近是否如此,他点点头。”
“殿下,铜钱轻薄,恐不利朝廷啊,长此以往……恐怕……”
“因此小子今日来先生府上,就是为了此事!还请先生明日上朝之时,将此事禀告父皇!”
“殿下,明日上奏一事就交给老臣了,殿下就请放心好了!”
“德昭代百姓谢谢先生了!”
“这事情幸亏被殿下发现了,否则后患无穷啊!”
“有劳先生了,德昭就此别过!”
“殿下慢走!”
———————————————
ps.宋代称呼
对皇帝的称呼
除皇子皇女外,无论是太后、皇后、妃嫔、大臣、宦官、宫女还是平民,平时都称皇帝为“官家”,也可称“大家”,禁中人私下议及时也称“官里”。但在朝堂上或上奏章时,要称之为“陛下”。大臣与皇帝议事时一般也是称陛下。
总之,相较于“官家”,“陛下”是种更正式、慎重的称谓。皇后一般称皇帝官家,但若在正式场合或谈很严肃的事时也会称其陛下。
劣币驱逐良币(bad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造铸局长提出,也称“格雷欣法则”(gew),他观察: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oney)(贵金属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oney)进行市场交易、流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