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人世人事(1/2)
等杨帆和葛聂商议完合作的细节,已经是晌午了。葛聂执意要杨帆留下来吃过午食再走。杨帆也不好推却,在酒庄吃完了饭才出来。大康酒庄烧的酒,确实有独特的醇香,虽然比不上那十年春雷,但比起洛家其他的酒品,要好上不少。这让杨帆对于抢占中端市场有了很大的把握。
章尧一直等在酒庄外边。晌午稍稍有些暖,杨帆喝了些酒,羊皮裘拿在手上,坐上了马车。
“爵爷,回去吗?”
“恩。”杨帆准备小憩一会儿,就拿羊皮裘盖在了自己身上,忽地抬起头,“章尧,你是个聪明人。”车外马鞭一颤,章尧的眼神一变,“谢爵爷夸奖。”回到老铺子,杨帆走进奇物斋,看到后边大大小小码的上百只玻璃器皿,杨帆不得不佩服这些工匠们的领悟力。
短短一天时间,做出来的器皿可以算得上是精品了。
“爵爷,您调配的那原料没了。是不是再调配一批?”那些工匠似乎也吹上瘾了。确实,干惯了无聊的铸铁工作,接触到了这种可以附加自己创造智慧的玻璃,让他们的生活出现了一丝跳动。杨帆拿起那些玻璃器皿,看了看。成色确实不错,便问道:“昨日我留下的那套图纸,你们制作完了没?”
“回爵爷的话,就在那边。只是这空心琉璃管,要做到爵爷需要的水准,确实有些难度,还要再尝试一番。”
杨帆点点头,也没去看那些东西,道:“行,你们先就这样吧。把院子里的这些器皿都摆到前边柜台上去。明儿个,我们奇物斋就开张了。”这批玻璃器皿的透明度、无色都达到了杨帆所期许的要求,他相信,一天之后的奇物斋,绝对是人气爆棚的节奏。这只是杨帆初步设想的第一步。朱由检拨给他的这批工匠,他得好好利用完了,再来造枪也不迟。
……
……
养心殿之中,朱由检拿着那个由杨帆吹出来的第一只玻璃瓶,拿在手里把玩着。“皇后,你看看这东西。”
周氏将皇子交给奶娘,看到朱由检手上那个无色透明的瓶子,惊讶道,“圣上,这是水晶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水晶?”她又看了看那薄如纸的杯壁,被这工艺所深深折服。
“水晶?这是那个杨帆刚刚捣鼓出来的琉璃。”
“琉璃?这怎么可能?哪有这么透亮无色的琉璃?”周氏不敢置信,竟然还会有这样的琉璃品。朱由检哼哼一声,“朕起先也不信,看过了刘晖的密报之后,才相信,这玩意儿是他吹出来的。”
周氏掩嘴惊讶了片刻,叹道:“这高人子弟,果然神通广大。”她看了看朱由检的神色,问道:“圣上可是在想如何得到这个秘方?”
“皇后,朕先问你一个问题。”朱由检将那玻璃瓶放在桌子上,“你认为大明的商业如何?”
“圣上为何这么问?”
朱由检道:“杨帆在兴国十策之中,有一条,便是提到了商业的改革。他说商人地位低贱,交的税却比农民的少。除了茶、盐税收外,大明的税银几乎全靠农业税收。”
周氏身为国母,端庄得体,自然不会贸贸然就吹什么枕边风。“那凌河伯认为该如何该?”
“废除祖制,提高商税。”朱由检眼睛凌厉地看着那个玻璃杯,“同时废除士农工商户籍,人不分三等,学不分大小。”
“这……”周氏大吃一惊,“圣上可要三思啊!”
“朕当然要三思了。若真按他这么说了做,岂不是乱了套了。不过其中有一条,倒是正和朕的心意。以前粮食的税收都改成了税银,百姓为了交税,不得不贱卖粮食,导致那帮粮商钻了空子,低买高卖,等明年起,这粮食,朕会下令不准私买私卖。将派遣官员直接收购。这样中间省去粮商这一道,大明的子民,也会过得好一些。”
“圣上英明。”周氏道。
朱由检摇头叹道:“可惜晚了些。今年冬天,不知道又得饿死多少朕的子民啊。”今天冬季的粮价,会涨得很高。粮食少了,吃饭的嘴巴没少。这粮食自然就贵起来了,这也是顾家为什么每年入冬前都要去江南收粮屯粮的原因了。
如今农闲时节,顺天府的人气旺了不少,冬日阳光下,一些住在外郭商铺,正如老铺街这边的三家挨不着边,却挂着董其昌“奇物斋”、“利民当”、“半间酒”招牌的店铺一样,开市迎客。
天桥下依旧是最繁华的地方,洛家的酒坊,丝毫没有因为失了那鲜有人知的酒魁招牌而少了客流。然而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狙杀正等着他们。洛青川因为洛尊的原因,又重掌商号。趁着空,他缓缓走进后院。
“泽成啊,快去看看你那侄子。被人打得都成什么样子了!”看到已经坐在大堂上的自家姑爷,洛青川赶紧上前诉苦。
“昨日早朝弹劾杨帆的不下十遍,没办法,圣上不准,我等也无可奈何啊。”于泽成跟着洛青川,往洛尊的住处走去。
“滚!都给我滚!”房内洛尊披头散发地咆哮着。算不上完整的男儿身,令他不敢走出这个房门,连其他人,都不允许靠近。
“尊儿,你这是干什么?”
洛尊看到自己的姑父于泽成,手中的圆枕落在地上,原本狰狞的脸一下子崩溃起来,跪在于泽成脚边,哭道:“姑父,你要替我报仇啊。那个杨帆,害我没有了**,你一定要为我报仇啊。”
“尊儿你先起来。”对于这个侄子,于泽成多少还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