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明末微官》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明末微官 () >> 第四十五章 袖手乾坤布南洋(十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50746/

第四十五章 袖手乾坤布南洋(十一)(2/3)

立怒极反笑道:“那你告诉老夫,屠杀是怎样的?”

蒋海山见沈重没反对,便笑道:“是,末将便让大人瞧瞧,到底啥是屠杀。传令,诸部调整火力,结束各部修整,立即补充火力储备,以不突破壕沟为限,放任敌军在前沿聚集。”

随着蒋海山的命令。炮台、火枪、火箭虽未停止射击,可是火力输出开始下降,交趾大军终于得以突破,在壕沟不远处靠拢聚集。终于汇成了无边的海浪。

与此同时,两千修整的士卒奔赴前线,炮兵快速填装子铳,朝鲜人将一车车弹药运往各处增加补充。当各级指挥官完成了射程调整,当交趾两万余人的大潮冲过了中线。蒋海山便下令轰击。

火箭弹升腾而起,瞬间两轮火龙便飞天嘶吼。数百门火炮齐射,十个子铳高速轮换,几乎没有停歇中断。火箭车连连暴起,几万支箭矢如暴雨狂风。几千条火枪轮流排射,千余颗手雷翻滚而落,几十门虎蹲炮无情横扫,百辆抛石车将数百颗开花弹送上半空。

会安港防线内外,如同升腾起浓浓的白雾,笼罩了天空大地。除了轰鸣和凄厉,袁可立和南居益什么也看不到,只有臆测着在如此猛烈的火力下,交趾人当如何哀嚎和挣扎。

白烟渐渐散去,火力渐渐停止,对面的杀声不再,除了壕沟处不断的枪声和爆炸,似乎只不过是一场大雾后的清晨。当视线终于清晰,袁可立和南居益已是无语。

交趾人退走了,从壕沟向外延伸。一片片厚厚的尸体覆盖无缺,到处都是扭动爬行的伤卒,原有的尸山更高,原有的尸层变厚。绿地平原赤红茫茫,袁可立都不敢计算,这一次进攻到底增加了多少交趾亡魂。

沈重摇头笑道:“这才是屠杀,为了给袁大人展示,至少多花了五万两银子。”

袁可立不理沈重的无耻,冷声问道:“沈东海才不会为了让老夫闭嘴。就肯多花银子多增杀孽,你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

沈重笑道:“会安港是阮氏的银钱来源,又卡着阮氏南方的粮食通道,阮福源一边妄想收复此地,一边派人想与我谈判。既然要谈判,总得让人家知己知彼,否则啰里啰嗦岂不浪费时间。当然,顺便也让大人瞧瞧火器的优势。”

袁可立冷笑道:“老夫一个下野的糟老头子,知不知道火器威力又有什么用处,值得你这么费心。”

沈重摇摇头,笑道:“大人既然来了,就请暂时别走,我必让你看遍交趾诸国的结果。交趾占尽地利,蒙元和我朝举国之力皆不能吞并,可是我定边军水师一出,便可直捣交趾腹地。”

袁可立点头道:“这是水师的力量。”

沈重点头一笑,指着眼前的狼藉说道:“三万郑家余孽,两万阮氏精锐,在四五千定边军身上,撞了个头破血流、伤亡惨重。要知道,我定边军可是孤军远征、以一当十啊。”

袁可立叹道:“火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再不是人多势众便可以争胜的时候了。”

沈重点头认可,指着北方说道:“没有粮食的近百万交趾百姓,即将南下广南,等吞没阮氏精锐后,便会绕开交趾西面的丛林,从交趾南面平原西进。为了生存一边掠夺一边破坏,直至卷起一百万、两百万的乱民,将西面诸国并入我定边军囊中。袁大人,你会看到破坏的力量,你会感受到没有活路后,百姓将发出何等恐怖的力量。”

袁可立和南居益对视一眼,便皱眉问道:“东海,你打得什么玄机?”

沈重笑道:“纵观史籍,王朝更替大多从百姓造反开始,一旦百姓活不下去,便会揭竿四起糜烂天下,直至王朝毁灭民不聊生后,最后的胜利者再开国称帝,与民休息。只是那都是文字,靠联想如何能感受,大人有幸能在交趾亲眼看到。”

袁可立疑惑道:“什么意思?”

沈重哈哈笑道:“凭借强大的水师,我突破了蒙元和我朝望而却步的天堑,凭借犀利的火器,我两万定边军便致胜十倍之敌,凭借控制和摧毁粮食,我便卷起百万流民横扫四方。二位大人,水师,火器,粮食,这便是我征服交趾诸国的兵略,唯有破坏才是最恐怖的力量,可惜你们事前没人能想到,否则何以对我远征交趾信心不足?”

袁可立鄙夷道:“凶残恶毒,也值得自夸自赞吗?”

沈重坏笑道:“不值得,却可以提醒你们别再扼杀大明,否则交趾的今天,便是大明的将来。”

南居益笑道:“交趾岂是大明可比,东海大言欺人乎?”

沈重冷笑道:“北方建奴和蒙元,如同肆虐交趾的天地会。南海的弗朗机和红毛番,如同登陆交趾的定边军。北方旱情严重,南方毁农植桑,再加上水利不修,土地兼并,囤积渔利,赈济乏力,旦有天灾人祸,谁敢保证没有流民?我好意提醒你们这些始作俑者,却偏偏说我大言欺人,真是好心没好报。”

袁可立失笑道:“依东海之意,国事颓废,当由我东林负责吗?”

沈重鄙夷道:“我只知道,东林诸党,皆出自士绅豪门,没什么区别。”

袁可立没好气道:“即便文人有志改革,却没摊上个圣明天子。”

沈重笑道:“自永乐之后,君权与臣权并行,隆庆天子之后,皇权不出内阁,难道大人也准备将国事颓废的罪名,都安在天子身上?”

南居益苦笑道:“那时候我东林还未执政。”

沈重点头扬声说道:“

状态提示: 第四十五章 袖手乾坤布南洋(十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