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宝莲灯]自由的天空》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宝莲灯]自由的天空 () >> 第13章 黄龙无意办坏事元始弄巧反成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50248/

第13章 黄龙无意办坏事元始弄巧反成拙(2/2)

。且身为首席弟子,一言一行,皆关乎我阐教荣辱得失,却在自家师门前戏耍众生,自甘堕落,向妖孽屈尊求死,丧威辱教。不惩不足以振我阐教之威严!为了重肃纲纪,警示众人,现废黜杨戬阐教首席弟子身份,打入思过崖下,面壁一千年!

这份声明并没有几个人知道,大概是玉鼎真人领着七个师兄弟上天后草拟的。元始天尊以为玉鼎真人会带回一个身败名裂、重伤垂危的杨戬,以开天斧威力之强横,杨戬要想恢复如初,至少也要一千年,但杨戬又是个从不顾惜自己的人,所以元始天尊无奈只能想到此法,以使杨戬安然度过这千年。但元始天尊万没料到,关键时刻,鸿钧老祖会暗自操控昊天镜。以当时灵宵宝殿上那些神仙的修为,根本就不配也没有能力得见神王圣驾,即使伏羲元神当时当真难以自控,没有天眼的神仙也是无法看到伏羲元神的,是鸿钧老祖将昊天镜的神光发挥到极致,众仙才有幸在镜光盛极的条件下看到最真实的“杨戬的元神”,因为当时封锁记忆的封印受到弑神冲击一时松动,助杨戬暂时恢复前世记忆,相由心生,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伏羲法相在昊天镜和鸿钧老祖的神力逼迫下现于众仙面前。元始天尊虽可感应天机,却无法预知天机。所以这回他搞了个大乌龙,闹了个大笑话。

后来玉鼎真人带杨戬回到昆仑,并用阐教秘术通知留在真君神殿的七个师兄弟回返昆仑山。玉鼎真人看徒儿睡得正甜,不忍将之唤醒责骂,便随意找了个环境尚算清幽的山洞安置他,临走时抽走他的法力,并在其身上加固了条缚魂锁链,以示“惩戒”。自己却跑到元始天尊那里去兴师问罪,秋后算帐。元始天尊当时却意外地并不在玉虚宫中,玉鼎真人没有找到元始天尊,却无意间发现了这卷《关于昆仑首席弟子杨戬处罚声明》,那个气啊,肺都快要炸了。

要说这原始天尊,当时却在虚无古境中向鸿钧老祖讨教伏羲转世——杨戬以后的命运。却只看到鸿钧老祖微微摇头,意思是“我也不知道”。元始天尊只好失望而归。众所周知,当年鸿钧老祖赖于得道的二十四片造化玉牒,还是从伏羲脚下抽出来的呢!(兰:不对!确切地说是从蛋蛋身下偷出来的,什么造化玉牒啊,说白了那就是蛋蛋下面的一个有字的垫子而已!)所以这世上还是有鸿钧老祖他老人家不知道的事的。当然关于杨戬已经沉冤得雪的经过,他已经从鸿钧那里得知慎细,所以进到玉虚宫,看到满目狼籍和玉鼎手中的书简,他就知道这次自己干了件多么愚蠢的事。所以元始天尊为了化解玉鼎真人对自己的误解和怨恨,才有了《昆仑弟子守则》。

玉鼎真人并非恼怒元始天尊为杨戬编排的那些罪名,而是怨恨元始天尊不该把一个身受重伤的杨戬放在阴寒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的思过崖下。虽然思过崖鲜有人至,是个藏人的好地方,但是绝不适合养伤。玉鼎真人当然知道这《处罚声明》是元始天尊一时兴起草拟,并非反复考虑后的最终结果,所以有不到之外也无可厚非。但是,玉鼎真人一想到杨戬受伤时,气息奄奄的样子,看到这篇《处罚声明》自然就来气!幸好自己在元始天尊未来得及当着昆仑众弟子面宣布之前,发现了它,否则难道还真把杨戬送到那潮湿阴冷的思过崖下去吗?虽然在没有几个人在场的情况下,师尊说话向来不怎么算数,甚至有点像老小孩,但若当着千万弟子宣读这份《声明》,不管我等再不情愿,总要在人前发扬一下尊师重道的精神。为了给众人一个交代,玉鼎可能真要挥泪亲自把杨戬押到思过崖下啦。那玉鼎自己非疯掉不可。而玉鼎真人发疯的结果,大家可以试一试!

虽然不知道杨戬身上开天神斧和弑神鞭所造成的伤是怎么好的。但以杨戬现在的身体情况,玉鼎真人又如何忍心让自己唯一的徒弟去忍受阴寒噬骨之苦。哪怕一刻也不能忍受!所以玉鼎真人暗自庆幸自己发现的早,否则——,唉,一想到杨戬那哀怨的眼神,玉鼎真人就气短了,甚至在某一瞬间暗自好笑:“玉鼎真人,你连鸿钧老祖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却被一个杨戬扰得不得安宁,操碎了心却甘之如饴,这叫什么事啊。还有,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变得跟那小子一样多愁善感啦?这到底谁是谁的师父啊”如果搁到从前,谁敢伤他的宝贝徒弟,上去就一透明窟窿,哪像现在,缩手缩脚,见了沉香哪吒不敢劈,上了天庭,也就是拆了人家房子,连半个人也没伤着,顶多让邓忠辛环的翅膀变得小了点,两个破守门的,皮糙肉厚,应该很快就能长出来吧。他奶奶的,若不是为了杨戬,我玉鼎至于这么小心翼翼嘛。人家都说徒弟就是来讨债的,真是不当师父,不知道这里面的若啊。“不对不对,这怎么能怪小戬呢,我分明是被太乙那家伙给传染的。对!要怪他,不能怪杨戬”。玉鼎真人一边监视元始天尊改稿子,一边纠结着他那宝贝徒弟……


状态提示: 第13章 黄龙无意办坏事元始弄巧反成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