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骨子里的奴性(1/2)
范文程已经估计到了皇太极的用心,只是他不敢说出来,多年在皇太极的身边,他是能够看透皇太极的部分心思的,如今的大明并非是摇摇欲坠,无非是北方乱一些罢了,南方异常的稳固,特别是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之后,保证了漕运的畅通,源源不断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抵了北方,很大程度上面保证了北方的基本稳定,对于大明的崇祯皇帝下旨收取拖欠农业赋税的事宜,范文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崇祯皇帝想着让大明天下大乱吗。
驻守在淮安的郑勋睿以及郑家军,愈发的强悍,这是皇太极的心病,但大清国总是不发动对大明的进攻,让大明王朝逐渐的恢复,这也是说不过去的,况且大清国物资匮乏,需要通过劫掠来满足所需的开销,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大明朝廷的实力。
此次的征伐,从时间上来说是合适的,一旦大清国勇士进入关内,大明朝廷必定要倾尽全力应对,北方的流寇得到了喘息,也会展开进攻,大明朝廷必定是腹背受敌,两面都无法很好的应对,等到大清国的勇士撤离的时候,流寇也能够对大明朝廷形成重大的打击。
大清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大明王朝,这是皇太极和范文程心知肚明的事情,唯有采用蚂蚁搬家的办法,一点点削弱。
皇太极最后留下了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以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表面上看是留下的四大亲王,其他人也无话可说,可实际上皇太极肯定是有绝密的事情需要安排的,而这些安排,不能够让外人知道。
不管如何的努力,在皇太极的眼里,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还是外人。是不能够完全相信的汉人。
范文程有些悲哀,想想多铎曾经抢走他的夫人,在沈阳闹出来轩然大波,那个时候沈阳城内的议论。都是偏向于多铎的,认为满人就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包括朝鲜人,在满人的面前就是奴才。
悲哀归悲哀。范文程可从来没有过背叛皇太极的心思,他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寄托在皇太极的身上,他所有抱负能不能够实现,也是依托皇太极的,就依照他这个生员的身份,若是在大明朝,见到县令不是特别为难,见到知府都有着不小的难度,见到皇上那更是痴人说梦的事情。加上投奔皇太极之后,他在大明的名声早就传扬出去,现实情况,他只有死心塌地为大清国效力一条道路了。
走到府邸门口,管家前来禀报,说是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以及怀顺王耿仲明三位王爷,已经到府邸来拜访,如今在大堂喝茶等候。
范文程有些吃惊,他很清楚,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不是等闲之辈。就连皇太极对三人有些时候都是赞誉有加的,三人曾经都是毛文龙的属下,凶猛强悍,天生就是军人。投奔皇太极这些年以来,时时刻刻都是处于戒备之中,要知道他们手里握有汉军,容易遭遇到猜忌,好在皇太极心胸算是开阔的,不是特别在意这些事情。
这一次皇太极突然命令他们跟随睿亲王出征。而且是直接进攻大明的北直隶等地,三人不可能无动于衷,尽管他们投奔了皇太极,迟早是要出征的。
范文程整理了心思之后,从容不迫的来到了大堂。
“三位王爷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看着范文程脸上带着微笑,抱拳开口说话,性格耿直的孔有德大声开口了。
“老范,我们三人都是大老粗,可没有想那么多,这次专门到你这里来,也是为了此番出征的事情,皇上信任你,我们也就想从你这里知道究竟,要是你建议我们出征的,那我们就什么都不说,要是皇上要求我们出征的,那我们就要知道为什么。”
孔有德说的很直接,这些话不好听,但范文程不会发脾气,这么多年过去,他什么事情没有见过,要是遇见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发脾气,怕是早就气死了。
“三位王爷说笑了,我怎么可能让三位王爷出征啊。”
孔有德点点头,再次开口。
“我也估计不是你老范的意思,看今日在大政殿的表现,你也应该是不知道的,老范,你头脑最灵活,也最得皇上的信任,能够帮助我们哥们分析一下吗。”
三个人都看向了范文程。
范文程的脸上带着微笑,他很清楚,自己怎么说,肯定会直接影响到三人。
“皇上的安排,我的确不清楚,不过我认为皇上这样的安排,应该是三位王爷的喜事。”
孔有德愣了一下,看了看尚可喜和耿仲明,扭头再次开口了。
“这算是什么喜事,谁不知道厮杀是要死人的,要是我们麾下汉军的损失太大,实力岂不是大大的削弱了。”
范文程微微摇头。
“三位到沈阳时间也不断了,应该知道大清国的规矩,不要说三位王爷,就算是大清国的亲王,也是依照战功来奖励的,没有战功在大清国什么都不是,汉人在大清国地位本来就不高,诸多的满人权贵没有将我们看在眼里,故而征伐厮杀的事情,与我们汉人几乎就没有什么关系,要知道我们汉人没有军功,那就永远不要想着出头。”
范文程说到这里,孔有德等人微微点头,这方面的情况他们倒是承认。
“此番征伐,睿亲王亲领大军征伐厮杀,可见皇上是非常重视的,睿亲王的骁勇,我不想多说,三位王爷都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