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缘千里来相会(2/5)
不想将就,所以,定亲的事儿就这么拖了下来。前几天长姐千秋节宴会上,母亲的举动让我差点儿撞墙,她老人家东拉西扯的,几乎是逢人就问人家家里有没有待嫁的女儿,多大了,性情如何等……
我实在受不了,宴会结束后,就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出门去游历了……
我的第一站是回汴府穆家村的老家去看看,离开穆家村时,我还是个七岁的孩子。对穆家村的印象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饥饿和蒙昧的中。
虽然如此,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穆家村留给我的印象不只是痛苦,还是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的。
比如,春天时跟姐姐们到山上去挖野菜、和小伙伴们到溪边去捉泥鳅,夏天时和二姐赶着家里蓄养的鹅子鸭子到山上去放牧,顺便背着花蒌采蘑菇,记得有一次,我采蘑菇时居然找到了一窝野鸡蛋,把我们全都乐坏了,那时候野鸡蛋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极难役的奢侈品。
有了这些野鸡蛋,娘给我们打了好几顿牙祭,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那诱人的蛋香味儿……
秋天时,我们拎着篮子在别人家收过的地里捡漏,把别人漏收的玉米、地瓜、谷穗和黄豆捡起来,带回家去留着没粮食的时候充饥,冬天,我和姐姐们背着柳条子编的花篓,到处去捡柴禾,割枯草,留着家里做饭或取暖用……
虽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那些儿时的记忆时一点儿都不曾随着世间的推移而被磨灭,反而时常会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产生了回去看一看的冲动。
这些年,我人在京城,既要忙着习武,又要忙着上学,这个愿望一直被我深藏在了心底,如今终于可以自由的行动了,离开京城的当天,我便一路向北,往汴州府的方向打马而去。
出行时,我没有带小厮和下人,只骑了一匹快马,备足了盘缠,一个人赶路。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赶到了汴州府的穆家村。
回到家乡,穆家村这十几年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记得我们离开时,全村只有族长一家住的是砖房子,而现在居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砖房子,村里的坑洼不平的村路也被铺得平平整整的,上面还铺了青砖和石板。
看起来,我们离开村子这十几年,村里的本家们日子都过得不错,跟从前的日子真是天悬地隔,很多人家不仅盖了砖房子,还修建了砖院墙、砖马棚子,马棚子里还拴着一两匹马,气派极了。
记得从前,村里就只有族长家和大伯家养了马的,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马车,只是马匹的多少略有区分罢了。
进了村子,已经没有人认识我了,坐在门口儿乘凉的村民们摇着扇子,都好奇的看着我,我凭着儿时的记忆,找到了位于村西头距祠堂不远的地方家,推门走了进去。
我家和九斤家相邻,记得当年九斤那小子一心想娶我的长姐为妻,爹娘好像也有意把长姐许配给他,谁能想到当年那又黄又瘦又软弱又无能的长姐,居然是鸡窝里的金凤凰,一飞冲天,嫁给了大晋国最有权势的男人,做了大晋国的皇后娘娘呢?
九斤哥一定不会想到,自己暗恋多年的对象竟然是未来的皇后娘娘,真不知他在得知消息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一边想着,一边找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家时,我家低矮昏暗的三间小茅屋已经变成了青砖修建的房子,只是还是原来的格局,大小和样式跟从前一模一样,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虽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但在农村,这些东西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而且,家里的窗户上,居然还安了一块玻璃,玻璃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绝对是一件了不得的奢侈品,一块玻璃的价格就值十两银子,我家窗子上的这玻璃,算是村里里唯一的一块玻璃了!
徜徉在旧居中,我思绪澎湃,小时候的一幕幕不时的浮现在脑海里:爬树掏鸟窝,下河捉泥鳅,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都那么的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格外珍惜……
在家中呆了一会儿,我走出家门,想去穆三叔家看看。
在我的记忆里,穆三叔一家和周叔一家对我们家很好,我们家最困难的那段岁月里,他们没少帮助我们。
出了门,门外已经站了一群穆实村的百姓们。
穆家村偏僻闭塞,村里很少来外人,这会忽然来了一个衣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人,难怪会吸引的大家前来围观。
“呦,这是哪来的后生?来皇后娘娘的旧居作甚?”
“公子,请问您是皇后娘娘家的什么人吗?”
乡亲们热情的跟我招呼着,人群中,我一下子看到了明显苍老的穆三叔,虽然十几年未见,我仍旧能够精准地把他认了出来。
“三叔!”我对着他叫了一声。
三叔怔了一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位公子,您在叫我?”
我施了一礼,道:“三叔,我是崇文啊!村西头穆家的穆崇文,十几年未见。您老认不出我了嘛?”
“哎呦,你就是秀才家的大小子吗?”三叔瞪着眼睛望着我,惊讶不已。
虽然父亲现在已经是朝中的二品大元,还是当朝的国丈,但是村里人仍习惯叫他秀才或者是穆老二。
“没错,是我,我回来看看!”
我的身份一露出来,人群里立刻炸开了窝。
“哎呦,文儿都这么大了,啧啧,日子真是不抗混啊,走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