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是谁呢(1/2)
孟言茉看着远去的辚辚马车,心里还有点惊讶。
自己这就没事了?
明耀生气,也没那么可怕嘛。
可是为什么心里总是会有一股不安呢,心里觉得惶惶的,冷冷的。
就像刚进宫时,她在东暖殿中透过琉璃窗,看着满眼的白色,只觉得是融也融不化的冰凉。
过了一会儿,孟离佑赶着马车来接她,孟言茉坐在马车里,神情就有些恍惚起来。
年关临近,街上人群熙攘,有许多周郊的府县富户到京城来采买年货。
“小姐,要不要停车,去鲜味记买玲珑牡丹鲊?”
路过北安门街时,烟蓑看着孟言茉神情恹恹,小声开口提议道。
玲珑牡丹鲊是以肉质鲜美的清溪鱼切成薄薄的鱼片,加盐,酒,香料腌制后,拼接成牡丹花瓣样式,在与蒸熟的米饭一起包裹在牡丹花叶中,放入腹大口小的瓮中放入开水中蒸煮片刻。
因为清溪鱼肉质细美,片刻热气蒸腾即熟,薄薄的鱼片若是蒸的火候过热或是过长,鱼片则散,很考验功夫,这京里鲜味记的玲珑牡丹鲊是做的最好的。
小瓮打开,花叶鱼片皆绽开,颜色微红衬托在晶白的米饭上,犹如白玉卵石上牡丹盛开,煞为好看。
香醇的稻米香和溪鱼的鲜香是为一绝。
因此,虽然寒风冷冽,鲜味记门口也有很多大户人家的丫鬟小厮们在排队等待。
清溪鱼盛产是在春季,此时寒冬,价格又涨了一倍。
这种鱼只有一根脊肩骨刺,烟蓑也是前两天才发现的,大为惊喜的买回去给小姐。
果然小姐很喜欢。
听到烟蓑的话,孟言茉眼中也有了光亮,点点头道:“那你就辛苦跑一趟吧”。
鲜味记生意太好,这一等恐怕得半个时辰多。
“不辛苦,小姐喜欢吃比什么都强”。
烟蓑喜滋滋的下车去买鱼片了。
孟言茉就让马车停在街角。
透过车帘缝隙眼神恹恹的看着车外的街道。
马车不远的地方,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有个卖五香蛋和汤面的小摊子。
两张简陋的桌椅,孤零零的摆在寒风中,孟言茉看了半天也没人去吃。
摇摇头,这种小摊子没有帷棚遮挡,寒冷时节,除非是穷苦人才会愿意坐在寒风中吃饭。
而穷苦百姓除非饿急了,又怎么会舍得花两三个钱在街上吃饭呢。
五香蛋和汤面的热气在寒风中也吹散了,没有了热乎劲儿,这两种普通吃食,谁还会来买呢。
看着五香蛋下面的小炉子里的木柴都熄了,孟言茉想应该是摊主节约柴火钱的原因。
那摊主约莫是个二三十岁的妇人,背对着孟言茉,也看不到长相,穿着件灰扑扑的粗布棉衣,围着孟府下等仆妇们做活时用的粗布大围裙。
发髻有点松散,应该是忙碌时碰的,上面只有一根老银簪子,样式老气过时。
妇人带着个约莫四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长相普通,扎着两只丫髻,丫髻上是两根红艳艳的发绳。
看着小女孩身上脏污的棉袄棉裤,这两根红艳艳的发绳应该是因为年关,妇人刚给她新买的。
小女孩虽然长相普通,可是看起来很是乖巧听话的样子,而且嘴巴应该很甜会说话,看到那唯一的食客临走的时候,善意的摸了摸小女孩的头。
走了一步,又转回身买了四个五香蛋。
妇人惊喜的替他用粗纸包好,还连烈弓了几下腰。就知道这食摊生意并不好。
也是,在这京城里各种食肆遍布,各种精巧美食的倾轧下,这种乡镇间的小食,又怎么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孟言茉托着腮,有点奇怪,这里是内城的北安门街,即使只是街角不显眼的一个摊位,也不是容易得到的。
孟言茉朝这汤面摊的旁边看去,有卖山楂糕的,有卖五福饼的,有卖糖炒栗子的,这些普通小食生意都还不错。
应该是这些小贩们本身手艺就不错,又有固定老客户的原因。
再看这些附近的小贩们没生意时胡侃家事的样子,对汤面摊的妇人却皆是不理不睬,还隐约有敌意的样子。
可以知道这妇人应该是新来不久,且,大概是还挤走了原来摊位的摊主吧。
妇人生意不好,有客观节省成本的原因,大约手艺也不是顶好,这就说明妇人以前不是做这个的,但是又能在内城里摆摊,显然不是因为生意扩大的原因。
这京里街道上的摊贩位都是由顺天府的地署司下的民生吏管理着的,这家妇人既然有银子打点顺天府衙的小吏,为何没有银子把自己的摊子搞的更好一点?
比如炉子啦,帷棚啦,桌凳等物。
孟言茉无聊的分析着。
“阿娘,刚才那个大叔临走的时候,还给了我一个铜板,我好高兴。
给阿娘”。
小女孩献宝的把一个永熙通宝放到那妇人手里,仰着小脸,等着妇人的夸赞。
孟言茉离她们不远,又是下风处,因此清楚的听到小女孩嫩嫩的音调,是吴地口音。
“娴儿真乖”。
妇人的口音很耳熟,但是却带着劳作多了的粗阔,孟言茉不能确定。
妇人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搓了搓冻紫的手,才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发。
叫娴儿的小女孩转身高兴的把桌上的碗筷等物都收放在旁边一个木盆里,从水桶里舀出冷水欲洗碗。
“娴儿,放那,等会儿阿娘洗”。
妇人站起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