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不立国(1/2)
回到无量观花了三天时间。要说时间也不算太长,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千山山脉,现在到处都风景如画,但是又不缺乏人文气息,毕竟完全纳入到了人的管辖之下。
室昉听到和见到的东西都是全新的,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所以时间过得很快。三天奇幻之旅下来,到了无量观。耶律胡平,现在的刘胡平以及真一观观主刘胡一以及原东丹国的一部分大臣已经在无量观等着了。
刘胡平的要求很简单,他不是归顺大周,而是认高继冲为主,恢复渤海国。
“王爷,我不会归顺大周,那样辽国就没救了。而渤海国,可以与辽国和大周保持中立关系,希望王爷不要与我大辽为敌。而我可以为王爷效死。”
刘胡平带着一帮文臣和武将跪在地上。
“两军交战,已经快要两年多了。虽然我军败多胜少。可是如果辽国真的因此而毁在我们这辈人的手中,我们也别无选择,唯有一死。如果王爷同意,混同江以南,东金山以东的契丹部族和女真部族都可以归顺王爷。混同江以北,那是女真人故地,我们也无权应承诺。当年渤海国也没有统辖那个地方。不过如果王爷愿意,我们可以举兵北上,我们还可以帮助王爷拿下高丽。但是条件是王爷要与辽国会盟,二十年内,不得再侵扰辽土,包括燕云十六州。”
室昉非常惊讶地看着跪了一地的官员和将领,这语气不是归顺,而是乞求。
什么时候辽国到了这样的地步?
室昉走了这么长时间,并没有发现渤海王身边有多少人保护,也没有看见有多少军队出现。如果说渤海人都因为渤海王而变得强悍,有了一种不可清诲的秉性,这一点室昉事认可的。
耶律胡平一直打败仗,耶律安端死于阵前,这是事实。可是传说中是因为渤海王使用了天禁之术。实际打仗也都是小偷小摸,怎么就让这些将军到了绝境。难道渤海王真有让辽国灭国的危险?
来不及考虑,室昉走到了院子中和文官们跪在了一起。
“王爷,这几天和您的会面,让我知道您是仁慈之主。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局势到了这个地步。但是还请王爷恩准。”
高继冲见不得人跪着,连忙让人起来。
“都起来吧,渤海不兴跪人。人需要跪的,只有天地和先祖。都坐吧。”
一些年轻的学生模样的人鱼贯而出,给每个人端了凳子。连同渤海王这边的一干官员。
可能由于人太多,所以这些凳子,椅子长短不一,好坏也不一。也没有什么讲究,能坐就行。不过学生们还是有些私心,给高继冲和王婉容抬了一个两人坐的太师椅过来,算是最好的一张椅子。
“我这里简陋,也不是议事的地方。就是王府也没有议事的地方。渤海的政事归总理府管辖。在大连,总理府有专门的大楼和会议室。所以我只是谈一下想法,具体怎么谈。还请到大连去。”
高继冲与王婉容相视一笑。
吴夏欠身道:“王爷,其它的事情都好说,渤海是大周的一个郡,而不是一个国。这是渤海的大政方针,我们不能做主。”
高继冲见辽国一方的将臣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不过他还是看着吴夏和敬梁两个人道:“关于这件事,我想问总理府和军部是什么意见。”
吴夏道:“王爷虽然与大周的政策有很多相勃,但是也不过是内政之争而已。也仅仅是对佛家和世家的态度上的不同。孰是孰非,需要时间来证明。”
吴夏说得很隐晦,但是表达的意思十分清楚,就是想独立成国。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敬梁道:“我的意见和吴总理一致。”
高继冲看向参与谈判的众多官员和参谋们,他们都拱手道:“我们的意见一致。”
最初的谈判方案是希望耶律胡平能够独立成为东丹郡,这样耶律胡平可能直接会被朝廷封王。现在吴夏等人没有再提这件事,也就是说耶律胡平不同意。
高继冲想了想。站在耶律胡平的角度。这确实不能解决问题。渤海的扩张虽然缓慢,但是只要站住了,几乎就成了定居。渤海师进入医巫闾山之后,耶律胡平与辽军主力的联系就断了。至于上京方向,已经调过来了十多万的精锐,这些精锐在一天天的消磨中损失殆尽。听耶律胡平的说法。至少在东丹,女真人是不会在帮助他了。契丹本族人有多少经得起这样的损失?
这就是耶律胡平只能投降的原因。但是这个投降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契丹人一个修生养息的机会。
而如果东丹只是成立东丹郡,渤海要翻脸,还是会翻脸,所以不如并入渤海。如果能够把渤海郡变成渤海国,至少对于大周来讲是一种削弱,对于辽国来说是止损。
高继冲看向室昉和耶律胡平:“所以我们这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是大周的子民,任何时候都不会变。”
见他们要站起来辩驳,高继冲挥手制止了他们:“别着急。谈判嘛,总是求同存异。我想相同的地方是,我们不希望打仗,任何时候都是一样。我们不介意与契丹人和平相处。”
高继冲偷偷地转移了概念,他只是说与契丹人和平相处。但是没有说与辽国和平相处。
“医巫闾山,东金山和混同江以东,我们可以接收。十年之内,我们可以承诺不会主动进攻。事实上,现在我们也没有主动进攻任何人。”
高继冲是睁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