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劝母亲做生意咯(1/2)
回到家,李妈妈已经准备好饭,只等李香雨回来就开饭了。
在饭桌上,李妈妈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家里也没个人商量商量自己思考了一上午的事,见李香雨吃得正欢,想到这做生意的事儿还是这个小女儿提出的哩,王秀娴放慢动作,一副跟李香雨商量的口气说道:“幺儿,你早上说的做生意的事,我想了一上午,觉得还是蛮要得的,只是这每隔一天才赶集,而且还只是上午,你说妈妈卖点啥做合适哩?这一不能压货太多的那种,压货多了本来就赚得不多,恐怕最后还要赔本。二又要方便搬运,这每次赶集结束,咱们可不就得搬回来么?妈想了一上午,这卖零嘴吃食,品种多了吧就重得很,品种少了吧,就没多少买家。卖针线发圈这些小东小西的,利润实在不咋样,买酱油味精那些,搬起来死沉死沉的。”说罢,又愁眉苦脸的慢慢吃饭。
李香雨听罢,脑子急转,之前自己一直想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这些困难之处就想过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在镇上租下一个小门面,直接开个杂货铺。
现在镇上还没有什么齐全完整点的杂货铺,各个摊位店子的货物都比较单一,虽说有一直只卖螺丝钉螺丝帽卖成全国连锁的名人名店,但在这样一个没有工业建设也还没有规划的小镇,多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行业才能有钱途。
到以后杂货铺因超市不断出现在镇上而退出市场时,那已经是李香雨上初三的零一年左右了,虽然自己不记得什么彩票中奖号码或是什么股市潜力股,不能靠这些赚钱,但市场的大致走向却是怎么都知道的的,到时自己抢占先机,跟上潮流,怎么都能保证家里的小康式生活吧。
不过要现在还只想着在农闲的时候卖点东西补贴家用的王秀娴直接拿出家里仅剩的积蓄去干买卖,这也是不怎么现实的。所以李香雨本来是打算自己一个小孩子就是去卖点小孩子的橡胶花皮圈啦贴纸之类的小玩意儿,虽然这样浪费时间又收入很低,这也是因为没有投入大成本的缘故。而说动李妈妈去做生意吧,前面王秀娴也说了,那些还是有点困难的,虽说家里离镇上只有半小时路程,可要是带着沉重的货物,可就同样不好受了。
李香雨沉默不语,细细的思量着,王秀娴也没指望年龄才十岁的女儿拿出主意来,刚才也是急慌了头。
饭后,李香雨端起碗筷,准备去厨房洗碗,走出门口,看到屋对面地势略高于自家旱田的泥面公路上不时有人行色匆匆的走在上面,那是家里缺了必备品的人去集市里商店买了东西回来,因为各个乡村里的小卖部商品并不齐全,有些村子甚至好远都每个小卖部。想到这里,李香雨却是想到了一个暂时可以解决王秀娴困扰的办法。
这旱田往年都是种稻谷的时候才会灌水,因为田埂被螃蟹小龙虾这些钻了不少洞,关不住水,每年都要灌很多次水,又因为地势较高,没有办法直接从旁边的田里引水过来,每年种稻谷很是麻烦,就这样,每次坚持到稻谷不需要水的时候,就土地干得龟裂了哩。这旱田正好又挨着这唯一的一条公路,在公路下来的小道边旱田里搭个简易的竹篾棚子还是可以的。这样在赶集日一早,王秀娴就可以每样物品带上一部分去市集摆摊,余下的日子就可以在这里卖,或者两边都摆上摊,自己和哥哥也可以在周末帮忙看着。这样至少压货的事儿就要缓解一点吧,不过这样的话,就只能卖日常消耗品了,以后慢慢增加品种也可以。
越想越觉得可行,李香雨匆忙洗好碗,就去跟屋里的李妈妈如此说了一番,两人又仔细商量了个中细节,王秀娴也觉得可行,这样平日里也可以做附近几个村的生意,应该还是不错的。
最后决定买点小孩子之类的,夹杂点少量的盐酱醋花椒之类的生活必备品,等段时间看情况再增加种类。
王秀娴说等几天两个孩子都放假了,三个人一起去江内市批发市场拿货,王秀娴也不指望两个孩子帮多少忙,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作为第一次,心中多少忐忑得很,而且现在看来,李香雨点子多,到时自己也不至于单独一个人被骗了还不自知哩。
敲定主意,两人都放下了一个烦心事,脸上都松快了不少。
“对了,妈,我以后放学以后,都要去彭爷爷那里。昨天去看病的时候,彭爷爷夸我聪明,要教我学点中医哩。”李香雨想起还没跟李妈妈说这事,虽然怕她不同意,瞒着去的话也不现实,只得斟酌好语言说出来。
果然,王秀娴并没有一般农村妇女那样只图眼前利益,认为女儿继承了村医的位置多好,她和李显明一样,跟一般父母的思想完全相反,一般的父母是可着劲的培养儿子,认为女儿长大了嫁人就是了。
王秀娴夫妇认为,儿子只要身体壮实,以后就算种地都能吃饱,可女儿家身体本就不如男子,如果自己再没点养活自己的本事,以后嫁个汉子,那还不被欺负死?所以他们都坚决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大学生,以后好由国家分配个“铁饭碗”,这样女儿才能在以后的家庭里站住脚。
可以说他们这种思想是另类的,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这些也足以表明,王秀娴夫妇确实是疼爱李香雨至极。
正如触龙劝慰赵太后那般,真疼爱子女就应该为他们的长远考虑。
王秀娴皱眉,一脸不赞同:“这学医是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