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大建设(一)(1/2)
消息发布,小蒋和叶静怡都有些傻眼,到不是所得税的事,此事已经天下皆知,而是二人根据这个等级,彻底搞清楚了蒙疆民众收入水平,以他们接触的人了解到的,蒙疆政务人员薪金在各省看下来并不算高,但这都是局限在做官一层的人,如今看来,蒙疆官员一直说他们薪水处于中间水平是确实了,蒙疆民众要有钱得多,难怪这里的购买力始终旺盛。
十六元…..,不应该说三十二元的最低薪金水平,在小蒋看来已经是天方夜谭,要知道这可是察元,中日开战时,法币对察元勉强还能维持在一点五比一,而如今,法币已经迅速贬值到三十比一,这还是官方的价格,民间恐怕不到四五十以上,根本换不到,三十二察元最低标准,相当于重庆现在法币高达三千二,这还是月收入,一年薪水,等于三万八千多法币,想想小蒋就脚底冒出一股寒气。
叶静怡对此也是无语,还是家里明白事,让她带着些金条来此,不过她有些好笑的家里并不清楚张恒的物价和重庆不可同日而语,一袋二十五公斤的面粉,在张恒不过三察元,合算到斤不过察元六分,在重庆可是惊人的一斤十五法币!折算察元达一角五分。看似不过高出一倍多,可收入呢?蒙疆实施个人所得税后,除去外蒙,光缴纳人员数,高达九成,据说察省无一例外,那意思是几乎所有人都月收入超过三十六元!
这都已经远超南方一些大学教师了,想想都是一种悲哀。
叶静怡现有四根大黄鱼,一根大概可以兑换四百察元,住的国府出了,吃的以到二姐家混饭居多,一月下来,花不了二三十察元,来张恒这么久,扣除国府每月给她相当于一百察元,她不但一根金条没用过,还有不少察元结余,若是在重庆,做些善事也算功德,可在张恒,这种机会都没有,来张恒居然慢慢变得有钱,叶静怡对此觉得是莫大的讽刺,最终她还是把多余的钱捐助希望基金了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且不说薪金制度带来的一些影响和变化,当孙夫人签署蒙疆动员令,对外全面发布后,蒙疆创造了世界称之为惊艳一年的建设狂潮,与同期延安发动的大生产运动受到盟国的广泛关注。
如果不是赵子赟和陈娇儿知道历史中跃进的一些情况,蒙疆建设有可能像脱缰野马,无法控制,在孙夫人的动员令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已成绩为评判标准,并派出督查组,直接到各县坐镇,同时,严令老弱病残出工,禁止影响工作和生产出工,每户一次出工不得超过一人,连续出工不得超过三天。
种种限制,虽然让民众心里有些疙瘩,但动员令首先是肯定了蒙疆民众的热情,诚挚邀请民众参与蒙疆建设,这就让好马戴上了笼头。
叶文英图纸的公路颜色瞬间变为红色,并且平添不少,随即阳高县长纪松龄发出号召,阳高十年,未遇水患,盐碱地早已消失,这都得益于阳高民众十年辛苦种树的结果,他希望阳高南部地区,在建设公路同时,将所有荒山都种上树,要让阳高全县绿树成荫。
此号召迅速传开,这给道路工程量不大,或者没有修建道路的地方一个提醒,不过率先响应的是张北,张北饱受风沙,周稚廉和孟光清先后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效果不算太好,主要是没形成阳高那种氛围,靠每年县府雇工弄一次,难以解决张北到处的荒山荒坡。
孟光清在报纸上看到纪松龄的号召,简直认为老纪是救他来了,张北没有大的交通工程,南北两条通道和铁路早已建成,他迫不及待响应,并请纪松龄解决种子和树苗。
也是当年赵子赟在阳高一句话,张力对人行道树的重视,如今的阳高还真不缺树苗和一些树种,虽说两地气候地理有差异,不过还未差到什么都不能拿过去用。
另一个树苗大户薛儒看到此号召乐了,他手里的树苗比阳高还多!为了重建张恒,薛儒很早就开始准备树苗,一年拖一年,每年薛儒都担心树苗大了移植成活率低,又准备新的,三四年下来,赐儿山、太平山早已长满密密麻麻的大小树苗,挖了可惜,不挖,如此密植,树也长不大,就是长大了,也别想过人,纪松龄算是替他解决了大难题。
天镇县长王永福和孟光清有着同样的烦恼,他县里早已民工义务出工完成了张大高速路天镇段的工程,张北多少还有条到镶黄旗旗府新明的公路,他这里,一条都没有!
第一时间,王永福找上了薛儒,盘算着花多少钱买树苗,薛儒则是打定主意,想让王永福自己派人来挖,二人算是各怀鬼胎,谁也不肯先开口,最终还是王永福憋不住了,向薛儒提出,天镇不比张恒,希望张恒能够给予支持。
明白王永福的意思,薛儒大笑不止,这回好人当得,没的话说,他装作为难半天,然后提出让王永福自己派人来挖,这可把王永福高兴坏了,回去后,当天就带了几千人,百多辆汽车浩浩荡荡直奔张恒,让刚成立的蒙疆近卫师紧张了大半天,弄清楚情况后,乌日娜气个半死,不过也提醒了她,如今蒙疆只有近卫师没有任何战备工作,闲着有些无聊,乌日娜随即提出近卫师参与建设。
近卫师归孙夫人管,孙夫人对乌日娜也是喜爱有加,尤其喜欢看她穿作战服的样子,乌日娜提出,她哪有不答应之理,只是近卫师不能走远,最终,乌日娜盯上了大清河,她要吧大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