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科举尝试(1/3)
【网站有个分享的活动,有空的朋友帮忙点几下】
仁宗兴华一年,继上次科举已然过去了三个多年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广大学子唯一听到关于科举的信息,还是前不久公布的上届科举名单。
经过三年考察,赵祯考虑到广大学子的情绪,最后还是违心地点了已经连中两元的宋痒为状元,成全了他的“三连冠”。但赵祯却只给封了翰林侍讲的虚职,反而名列榜眼的贾宪被授予户部下属正四品经济使,就连身为探花的文彦博也被分到通判院,授府判一职,掌通判院江宁分院。
这件事情在那些不明就里的学子眼里或许还挺高兴的,毕竟声望最高的传统学者宋痒“名至实归”了。但朝中部分大臣却感到有些担忧,就像晏殊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本来是想去找赵祯谈谈心的,可想来想去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总不能对皇上说:您把状元的官封小了吧!
这样说起来,可就有些越权了,晏殊还不想下课呢!
而且,没过多久,礼部又发出了告示:当今圣上为了庆贺皇子诞生,特开恩科!各路举人,必须于兴华一年五月底赶到西京洛阳,本次科举将于六月一日在皇家学院洛阳分院举行,切勿错过!
看完这则通告,众多学子又沸腾了。虽然不明白当今圣上为何要把考试地点定在西京,这还是宋朝立国以来头一遭,不过有得考就很不错了。眼看离开考的日子不到三个月了,纷纷辞别乡亲父老,踏上了新的征程。
虽说赵祯已经下令在各大城市之间修筑大道,但因时日太短,还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南北偏远的地方,甚至还没有开始挖掘路基。因此,这一批赶考的考生,除了京成大道沿途的考生外,绝大部分还不能享受到大道带来的便利。
当然了,张柔整合长江黄河的水运之后,过往船只日渐增多,两江沿岸和沿海的考生,还可以选择水路进京。
在诸多学子向洛阳汇集的时候,孙复也找到了赵祯,商讨关于此次科举考官事宜。
“皇上,以臣的意思,此次科举还是以晏相作为主考官,臣在从礼部派遣一人作为副考官,您看如何?”孙复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向赵祯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赵祯摇了摇头:“晏相要操劳国家大事,不可轻离京城,而此去洛阳需要耽搁不少时日,这恐怕不大妥当!朕看还是让那个蔡齐来当这个主考官吧!”
孙复犹豫道:“皇上,这个……蔡齐是不是太年轻了一点呢!”
赵祯:“不妨事!反正朕这次也是在做尝试,让个年轻人去或许更好一点。”
“好吧!”孙复也不在坚持,而是问道:“不知您对副考官人选有什么指示?”
赵祯:“既然是尝试,咱们干脆彻底一点。朕突然有个想法,这次考试的副考官干脆让各路的贤者各推选一人出来担任。”
孙复:“您的意思,是安排二十三个副考官?这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赵祯笑道:“这不妨事!大不了到时候让他们挨个给考生打分,咱们取其平均分作为考生的成绩,那样或许更公平一点。”
孙复:“好吧!臣听您的。敢问皇上,这可科举考题怎么弄?”
赵祯:“这你不用担心,朕昨夜就想好了,爱卿只管派人去洛阳维持秩序,考试内容朕到时候会派人通知!”
孙复:“是,皇上!那臣这就去安排了?”
“去吧!”赵祯挥了挥手。
孙复走后,赵祯对小顺子吩咐了一声,让他去把沈仲元给叫了过来。
沈仲元带着疑惑的心情见了赵祯:“臣沈仲元参见皇上!”
赵祯:“爱卿免礼!”
沈仲元:“皇上,不知您唤臣前来有何吩咐?”
赵祯:“朕准备在今年举行一次科举,按照礼部统计上来的数据,本次科举考生人数可能有两千多人。朕需要你们锦衣卫来参与,因此,朕命你在五月底前,调集两千识文断字的人手于洛阳待命,同时还得保持对各个地方的最低限度的控制。你调集的这些人手,全部隐秘集结,不得让外界知晓你们的动作。这件事你要亲自去办,明白吗?”
沈仲元拱手:“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办妥。您要没其他吩咐的话,臣现在就去调派人手。”
赵祯:“去吧!弄好了给朕说一声,朕给你们安排任务。”
“是,皇上!”沈仲元立正敬了军礼后大步离开。
……
时间在众多学子的焦急等待中,慢慢走完了五月,炎热的天气也随之而来,为即将举行的激烈的科举考试火上浇油。
以往都是的科举考试都是安排在八月,正在秋高气爽之际。可今个这考试的时节就让众多考生脑袋直冒汗,更何况后面还有几天的封闭式考试,少部分意志和信心不太坚定的考生都萌生了打退堂鼓的yù_wàng。
皇家学院洛阳分院的操场上,两千多名各路汇集而来的考生,顶着日头看着面前那多达二十四人的考官团,他们也是醉了!
蔡齐和诸位副考官也同样跟考生们一样站在日头下焦急等待,石介和胡媛也俨然在列,他两在其他人的撺掇下,走到了蔡齐面前,朝他拱了拱手:“主考官大人,不知咱们接下来如何处置呢?”
蔡齐回道:“两位先生请稍待,圣上自有主张,本官不敢自断!”
他话音刚落,便有一队禁军快步走了进来,还拖着几辆大马车。
为首的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