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故态复萌(2/3)
想象的那么简单,劫持了刘忠之后,自己非但没能挣来荣华富贵,反倒成了丧家之犬,惶惶逃窜至信都,寄人篱下,陷入了无休止的倾轧。在那段时间里,他感到最为亲近的两个人,一个是同命相怜,化敌为友的马千嘱,另一个,则是他的人质,甘陵王刘忠。甘陵王刘忠自被挟持以来,面对萧子山的胁迫,宁死不屈,屡屡以正言训斥萧子山。久而久之,萧子山反倒被刘忠那大义凛然的姿态,给折服了。萧子山怎么也想不通,看上去柔弱无力的刘忠,为何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刀斧的威胁。最后,当他反复咀嚼了刘忠所引述的儒家典籍当中的名言之后,他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书籍当中,竟也蕴含着这样的力量。
于是,萧子山重又拿起了书卷,开始细细体悟老庄的微言大义。而信都城的那场变故,以及马千嘱的身死,更是让他心有戚戚,渐渐看透了生死富贵。到了屯营之后,萧子山率先皈依了正一道,并成了营中领悟教义最快的信众。
就这样,萧子山的名字,被层层上报,最后呈递到了史道人面前。看到营中出了这么好的一个苗子,史道人也是喜不自胜。只不过,萧子山的身份,也的确让史道人迟疑了良久,最终,史道人决定先和萧子山见上一面,探一探他的底细。
事情的整个经过,情节略显老套。当时,萧子山干完了农活,正骑着自家耕牛的背上,一边悠然自得的往回走,一边在牛背上看《道德经》,结果,在半路上,“巧遇”史道人,两人就《道德经》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最终,史道人对萧子山十分满意,觉得他不仅学识很不错,而且对《道德经》的体悟也很深,颇有“道心”。
经此一面,史道人最终下定了决心,大胆起用萧子山,并把他当作巨鹿方面的接班人来培养。
不过,这些事情,一时半会儿跟曹操说不清楚,因此,史道人只能强调,萧子山原本不是太平道的徒众,所以不能按太平道骨干来看待、处置。
曹操对此,并不以为然,就算萧子山不是太平道的徒众,可他劫持甘陵王刘忠,却是事实吧?这样一个利欲熏心,胆大包天之辈,史老道怎就敢如此放心?
但,这些都是正一道的内部事务,曹操无权插手,最多也就只能给史道人提个醒罢了。而且,曹操转念一想,这项任命,毕竟还是要经过刘照的审核查验才行,以刘照的聪慧明理,他应该有能力权衡这其中的利弊,最终做出取舍的。所以,也就不用自己枉做小人了。
“史真人放心,正一道乃是弘农王的心血,不容有失,我自会积极配合子山在屯营当中传道,处处‘关照’他的。”曹操应承道。
史道人听曹操把关照二字咬的极重,也是微微一笑。这样也好,虽然他对萧子山颇为信任,但是,事有万一,谁也不能保证萧子山就真的没有一点不轨之心,有了曹操从旁监督,自己就能更加放心的回洛阳去了。
时间一晃就是半年,也不知道洛阳那边,究竟怎么样了?
洛阳这边,有人欢喜有人忧。自宛城战事平息以来,刘宏渐渐故态复萌,又开始了骄奢霪逸的生活,主要的举动有三件,其一,在河南地区点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良家女子入宫,充实宫苑;其二,再次命诸郡国进献良驹,充实因马匹挪作军用而变得空荡荡的驥騄厩;其三,再次公开卖官鬻爵,比如关内侯,定价五百万钱,可以佩戴金印紫绶,还能子孙世袭。
前文曾经提到过,汉代,关内侯是不能世袭的,而且,地位只与列卿相当,佩戴的是银印青绶。而刘宏此举,等于抬高了关内侯的待遇,除了没有食邑外,其他的待遇,都已经与列侯齐平了。
为了储存卖官所得的金钱,刘宏还在西园内专门修建了一座“万金堂”。奠基开工的当日,刘宏对着刘照,洋洋得意,不无自豪的说道:“先帝(指汉桓帝刘恒)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却没有半点积蓄留给我。如今,为父一定要好好经营,给我儿留下一个诺大的家业来,让我儿一生都不用为钱财用度而发愁。”
刘照强打笑容,谢过了刘宏,心中却暗道:“爹啊,天子经营私产,这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可是你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的手段来经营私产,那不是挖自家基业的根基吗?到时候,又逼得天下沸反,盗贼四起,想要平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大汉覆亡了,你我父子,难道还能带着宫里的私产,回河间国去做个土财主吗?”
就在这个当口,一名内侍匆匆赶来,来不及行全礼,便急急禀报道:“启奏陛下,太尉杨赐执意要见陛下,奴婢等人阻拦不住,都已经闯进西园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刘宏脸色一变,就连刘照也是心中一惊。西园乃是内宫,如未蒙皇帝召见,别说是三公这样的外朝之臣,就连尚书令、侍中这样的内廷侍臣,都不能擅自进入。可是,如今杨赐居然闯入了西园,看来,此公可是真的发怒了。
“罢了,你们速去赐太尉车驾,让他到猗兰殿见我罢!”刘宏见躲不脱,只好召见杨赐,体恤杨赐年老,又是自己的老师,便同时赐下了车驾,让杨赐乘车入园。这么做,也有向杨赐示好之意,想平息一下此公的怒气,免得待会召见之时,又起了冲突。
然而,刘宏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杨赐进殿之后,脸上依旧隐隐有怒容,他先正过了衣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