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悬河之辩曹孟德(1/3)
第十六章悬河之辩曹孟德
这次出京,左丰能呆在前线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他毕竟只是奉命前来视察的使者,而非永久性的监军。既然是临时性的职务,那么差使的时间长短,完全就要看刘宏的意思了。然而,不巧的是,刘宏对于前线的情况很是急切,所以左丰不可能在前线呆上一个月之后,再回去面见刘宏,禀报前线的情况。
何况,前线的军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报给朝廷,如果单单是要了解前线的战况的话,刘宏又何必派左丰出来?说穿了,还是刘宏对眼下僵持的战局放心不下,所以想让一名内侍去前线看看,然后回来向他禀报一下情况,安一安他的心罢了。
既然是要让刘宏安心,那谁又敢把时间拖得太久,让刘宏在洛阳苦苦的翘首以待?
所以,按照左丰原来的预期,他在前线呆上了三五日,便要返回洛阳了,如今为了能蹭到这份战功,他咬咬牙,能支撑半个月,也就是极限了。可是,卢植却告诉他,对广宗发起总攻,至少还得等一个月!
“卢郎将,天子在都中日夜企盼着前线击破贼军,获得大捷的消息,为此,天子夙夜担忧,寝食俱废,我等做臣子的,岂能不为君父着想,为天子分忧呢?”左丰说道。
卢植闻言,心中愈发认定左丰这是替刘宏来催促自己发兵了。他肃容道:“我世食汉禄,岂能不思报国,不为天子分忧?然而,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我与贼渠张角相持于广宗,深沟高垒,大张旗鼓,使贼军以为我军声势浩大,不敢出城主动攻击,而后,我军又派骑兵四下出击,截断贼军的粮草补给,这样一来,贼军战不敢战,据守又缺乏粮草,求援怕被我军依仗骑兵的优势半路突袭,逃遁又怕被我军紧追其后,只能左右为难,困守孤城,坐以待毙而已。我军只需等待贼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之际,便可以将广宗城一鼓而下了。”
看到左丰的脸上依旧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卢植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道:“如果我军现在就开始攻城的话,一旦交锋,我军的真正实力,便会被贼军摸清。而且,贼军眼下粮草充裕,兵卒饱食,士气高昂,我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广宗城攻下。一旦我军在广宗城下损兵折将,久围不下,不仅自身的士气会受到影响,而且贼军一旦摸清了我军的实际兵力,失去了对我军的畏惧之心后,他们定会主动出击,甚至是召唤下曲阳的张宝所部,回师夹击我军。到那个时候,我军伤亡惨重,师老兵疲,恐怕就只能死死的据守营寨了——攻守之势异矣!”
可惜,左丰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如何在最多半个月内,蹭到这一场功劳的上面,对于卢植详尽的解释,他哪里有耐心细细去听?见卢植说完了,他脸色一黑,道:“卢郎将也太长贼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罢?前者邺县大捷,贼军的战力之低劣,可见一斑。如今卢郎将坐拥大军,器械齐备,却连小小一座广宗城都攻不下来,这话说出去,怎么能令人信服?天子听了,会相信卢郎将的说辞么?所以,还请卢郎将收起畏敌之心,速速攻克广宗,否则,卢郎将难道是想等上天自行诛杀贼军么?”
卢植闻言,也是勃然大怒。他本就对左丰不怎么待见,如今看左丰不讲道理,在那里胡搅蛮缠,卢植一拍几案,怒喝道:“朝廷既然委任我为主将,便已经将平贼的全权,交托给了我,至于如何用兵,我胸中自有方略,毋庸使者多言!天子那里,我自然会上疏详加解释。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何况你一个奉命来前线视察军情的使者!”
左丰也是大怒,拂袖而起,大步出了营帐。旁边曹操默默无声的看完了这一幕,心中纳罕,最后,他出言安慰了卢植几句后,便也起身出了营帐。
事情有古怪!昨天左丰刚来的时候,对卢植极为和善,而对军中的各项事务,也只是旁观而已,并没有插嘴多说什么。为何仅仅一个晚上,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如此显著的变化呢?
难道是他昨天查清了军中的情况,今天才决定开口催促卢植进兵的?这也说不通。如果左丰是奉了刘宏之命,来催促卢植进兵的,那么无论卢植有没有准备好,左丰都会出言催促。可如果左丰是摸清了军中的准备情况,自己认为大军已经可以攻打广宗城了,所以才催促卢植进兵的话,那他又为何要这样做?
按说,如果不是刘宏有催促之意的话,前线到底何时进兵,与左丰之间,又有什么利害关系?卢植早进兵也罢,晚进兵也罢,跟他这个在军中晃悠几天便要回去复命的中使又有什么关系?
难道左丰真的是“为君父分忧”才这么做的?笑话,就左丰这么一个家伙,论感情,他不像张让、赵忠与刘宏朝夕相处,多少还有几分真感情,会为刘宏个人而担忧;论道义,他也不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为君父分忧?这话说出来谁肯信?
难道是故意刁难?也不像啊,看左丰头一天的表现,分明是已经被刘照给买通了,无论是去哪视察,嘴上都是赞颂不绝,哪有一点刁难、找茬的意思?
想来想去,曹操依旧很难捋清一个头绪出来。最后,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家世之便,去拜访一下左丰,探一探他的真实想法。
刘照对鲍炜等人的嘱咐,并没有瞒着曹操,所以曹操也知道,就算左丰真的和卢植闹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