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央校(1/2)
果然,不及花园内四人行出园外,薛安远高大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他朝薛向这边挥挥手,示意不必迎出来,脚下加速,三两步就绕进园来。
“大伯!”
薛老三迎上前去,伸手接过薛安远的老旧的军大衣,一声喊出,眼中已有湿意。
细细算来,他和这个世上最亲的长辈,虽然联系不断,实则已有年余未见面了。
这一细细打量,薛向发现薛安远老了不少,原本微霜的鬓角已经半花,额头的皱纹更如刀刻斧凿一般,深刻了不少,整个人也较之前消瘦许多,瞧得薛老三心中酸楚,唯一聊以安慰的是,薛安远的精神还好,腰板儿依旧挺得笔直。
感觉到自家侄子的情绪,薛安远重重在他肩头拍了拍,便从薛老三身侧抹了过去,朝许子干三人迎了上来。
众人寒暄几句,便有卫士搬来立凳,重新续上茶水,几人再度落座,这下,薛老三没了围桌的资格,规规矩矩搬了立凳,坐在一侧。
薛安远是直肠子,虽身居高位,本色不改,知悉这三位中委深夜聚集家中,所为何事,也不废话,上来就介绍了今晚会议的主要内容。
不出意外,果然是讨论内参上那篇《访问记》的。
会议一开始,以时老为首的保守派就率先展开了围攻,谁叫那篇访问记里,那该死的小人作者在访问之际,特意提到了时老,并把他做了保守派领袖向那位发问呢。
亏得老首话的机会,抢先做了深刻的检讨。
紧接着,季老也作了发言。先是对那位进行了批评,临到发言结束,却是附和了老首长的意见,总体意思是。这届班子才搭起来,磨合得还不够,不宜大动干戈。
很明显,季老素来老成持重,点到了问题的关键性,短短数年,高层班子已经经历了两次大变,这届班子刚搭起来。便是再大的问题,也得运转下去,稳定、团结,永远是中央的主基调。
老首长和季老这两位定海神针看法一致,会议的调子便定了下来,接下来的时间,那位虽然挨了满身口水。却是顺利过关。
而明天的中委会的主基调也算确定,自然是统一意识,凝聚共识,当然,也少不了是对那位的敲打,毕竟,那位在访问记上,确实有许多不当言论。
薛安远话音落定,许子干三人盯着薛老三,简直像瞧着外星人。周医生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描写失败。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如今,眼前的薛老三,在三人心中便是实实在在的多智如妖。
三位大佬均想:“这小子才多大啊,眼光竟然如此犀利。不过从小小的会议程序,就能推断出南海中央的那张会议桌上的会议结果。这也太神了吧!”
要说,薛老三头脑聪明不假,但若聪慧到这种妖孽的程度,那绝对是夸张。
毕竟,他推导出这种结果,压根儿不是从这会议程序不正常得来的,而是因为魂穿后世,知道历史走向,阅读了许多如今要么是秘辛,要么还未发生的党史,两相印证,才有这般神机妙算。
却说,薛安远通报了政局会议结果后,园内的气氛彻底松弛下来了,毕竟,先前薛老三的推断也终归只是论断,薛安远的通报,才算是尘埃落定。
“恭喜恭喜,子干兄好运道!”安在海端起茶杯,冲许子干递了递,一饮而尽,“子干兄,这下,你那位搭档偷鸡不成蚀把米,只怕要大失所望喽。”
许子干笑笑,端起茶杯冲安在海的方向略低了低杯口,复将茶水送进口中饮尽,虽没接茬儿,可眉宇间的冷峻,已然对安在海做出了回答,他许某人这南天王又岂是好惹的。
冯京道:“在海书记说得在理,那位宋省长实在是太迫不及待了,我看是利欲熏心!”
许子干方要回应冯京,忽然瞧见薛老三面色冷硬,话到嘴边,一转道:“老三,怎么?你又有不同意见?”
事到如今,经历风浪也算无数,薛老三在这个圈子智囊的地位,已然稳如泰山,见他这阴阳怪气模样,许子干心中隐隐抽冷。
薛老三并未立即答话,而是掏出烟盒,散了一圈,似在借机整理着思绪,直到他口中一阵轻雾吐出,这家伙才再度开言,“许伯伯,我不赞成二伯和冯伯伯的意见,咱们今次之难得脱,与其说靠谋划,不如说是天意,毕竟,那张会议桌上的进程,实实在在超出了咱们的把握。”
“且今次风潮看似平息,在我看来,更像是风从青萍之末初起,大有汇波聚澜之势,您独立闽南桥头,避得过一次,避得过第二次么,以我之见,不若激流勇退,见好就收,有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叮”的一声,许子干的茶盖儿忽地跌落在了石桌上,骨碌碌绕了半圈,滑到了桌沿,方才止住去势。
“老三,就照你说的办,一事不烦二主,你得给老子想个去处!”
方才虽然吃了一惊,许子干却转瞬理清了究竟,完全认同了薛向的分析。
而一边的安在海、冯京也默然无语,似乎薛向阻止的只是一颗糖的小事儿,而非是一省之尊的去留。
说来,也非是这二位不愿发言,实在是在薛老三这妖孽的强大光环下,二人难以刷出存在感。
薛老三也不矫情,其实,当意识到许子干极有可能在此次风波中安然无恙时,他心头便已经开始思忖着许子干的下一站,毕竟,闽南作为改革的桥头堡之一,实在是风高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