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帝国风云》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帝国风云 () >> 第三十章 偷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28497/

第三十章 偷袭(1/2)

对马海峡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丧失了出海作战的能力。

三月十九日,特混舰队回到胶州湾。除了“吕佐”号与两艘轻巡洋舰之外,其余的战舰在休整了三天之后,于三月二十二日再次出发。

冯承乾如此积极,与一份情报有关。

三月十八日,参与了对马海峡海战的“加贺”号航母进入濑户内海,前往日本造船工业中心城市神户。虽然“加贺”号没有在海战中受损,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维修,但是情报非常确切。三月二十一日,“加贺”号进入神户港。潜伏在该地的谍报人员拍下了航母入港时的照片,并且确认“加贺”号在入港之后就靠上了神户造船厂的维修码头,似乎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维修。

冯承乾没有迟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给予日本海军一次重击。

三月二十三日,一艘搭载了十二架水上飞机的辅助船离开了上海的黄浦江码头,经长江口进入东海。

这艘名为“日出”号的辅助船由一艘万吨级货轮改装而来,主要增加了一部吊车,以及十多个用来固定水上飞机的机位。

三月二十四日,“日出”号与特混舰队会合。

按照冯承乾的安排,“日出”号印焙拧ⅰ靶说潜ぁ焙耪搅醒惭蠼ⅲ以及两艘轻巡洋舰重新组成特混舰队,前往济州岛东部海域活动,负责搜寻与攻击出现在对马海峡里的日本舰船。“大鹏”号与两艘轻巡洋舰组成航母战斗群,继续向南航行,然后从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

冯承乾的目的,正是偷袭神户港。

三月二十七日,“大鹏”号航母战斗群进入西太平洋,随即转为向东北方向航行。

因为日本海军主力集中在本土附近,部署在琉球群岛的舰艇主要面向东海,所以“大鹏”号一路上都没有遇到日本战舰。

更重要的是,日本海军并不知道“大鹏”号已经进入西太平洋。

在两艘战列巡洋舰与两艘轻巡洋舰的掩护下,“日出”号搭载的水上飞机在三月二十六日攻击了几艘前往朝鲜的日本船只。虽然没有取得太好的结果,但是至少明确无误的告诉了日本海军,特混舰队在对马海峡附近活动。

有趣的是,这几艘受到攻击的日本船只,都没能辨认出那些飞机的型号!

当然,这也与冯承乾的安排有关。

在把舰队交托浮焙诺慕⒊ぢ持靖丈闲5氖焙颍就明确提到,“日出”号搭载的水上飞机只能攻击单独活动的日本船只,而且主要攻击渔船等小型船只,如果遇到船队与大型船只,最好不要攻击。

冯承乾做这一安排的原因很简单:大型船只肯定受到了日本海军控制。

要知道,日本海军已经快速发展了近五十年,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机制。比如在战时,日本海军可以征召民用船只。在和平时期,日本海军的退役官兵都转到民船上工作,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

如果袭击大型船只,特混舰队就很容易露出底牌。

相反,日本的渔船都属于渔民所有,与海军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大多只能在近海浅水海域活动。

事实上,冯承乾的这个安排有点多余。

联合舰队被击败后,日本海军已经丧失了出海作战的能力,即便还有近十艘排水量在万吨左右的重巡洋舰,也因为顾忌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而不敢出海活动。结果就是,日本陆军在三月十六日取消了向朝鲜派遣运兵船队的计划,当时正在设法征召渔船,准备用小型船只向朝鲜运送军事物资。

只是,这才过去十天,征召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呢。

特混舰队在对马海峡附近,日本海军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三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大鹏”号航母战斗群进入西太平洋的这一天,两艘“古鹰”级与两艘“青叶”级重巡洋舰各自在两艘轻巡洋舰的陪同下,离开了驻泊港,沿日本近海航线前往下关。

可以说,这是日本海军当时能够派得出来的“主力舰”了。

“华盛顿条约”正式生效后,巡洋舰的建造受到了严格限制,并且按照主炮口径划分成了两个级别,即主炮口径不大于八英寸的为重巡洋舰,不大于六英寸的为轻巡洋舰,而前者做为“次主力舰”,建造受到了严格限制。比如,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总吨位不得超过十二万吨。

只是,相对于战列舰,重巡洋舰受到的限制较为宽松。

别的不说,“华盛顿条约”中并没明确界分重巡洋舰与轻巡洋舰,也没有明确规定不得把轻巡洋舰改造为重巡洋舰。如此一来,就让日本海军有漏洞可钻了。比如,把轻巡洋舰按照重巡洋舰设计,等到条约届满后更换成八英寸主炮,就能让轻巡洋舰变身为火力强大的重巡洋舰。最典型的就是已经开工,但是还没有建成的“最上”级,其设计标准是配备十五门六英寸舰炮的轻巡洋舰,而在条约到期后,立即通过改装成为了拥有十门八英寸舰炮的重巡洋舰。

可以说,受条约限制,日本海军极为重视重巡洋舰。

甚至可以说,日本海军把重巡洋舰当成了替代战列舰的“次主力舰”。

原因也很简单,“华盛顿条约”给日本海军主力舰的空间太小了,从而让日本海军认为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次主力舰”,才有可能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海战中,击败最强大的潜在敌人,即美国海军。

早在一九二二年,也就是“华盛顿条约”生效后不久,日

状态提示: 第三十章 偷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