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吃顿酒饭(2/3)
兵器,便做一个请的手势道:“三位里面儿请。”/p三位将主见状,都连连推辞道:“请徐同知莫要折杀咱们几个丘八,还是您先请吧。”/p
徐同知见三位将主说什么也不肯走,便微微一笑,背着手,迈着八字步,四平八稳地进入大门而去。/p
三位将主则紧随其后。/p
这三位将主之中,刘武国和赵鸿烈都是朝廷军将,这知州衙门自然是经常进的,唯有刘仁玉连皇宫都进去过,唯独县衙和州府衙门没看见过,是以他走的有些慢,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看看,毕竟这在后世都是景点啊,要收门票钱的。/p
刘仁玉先看了看大门,只见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各有照壁,上书‘宣化’和‘节用’四个字,而大门正中的牌匾上则自右向左写着绥德州衙四个大字。/p
走进大门,便是一条笔直的,用青砖铺就的甬道,直通仪门。/p
到了仪门左近,徐同知便咳嗽一声,语调较为严肃地说道:“此处是仪门,还请几位整理一下行装。”/p
几位将主听了,都装模作样地四处拉扯几下,拍打一番,等几位将主忙完了,徐同知复又笑道:“咱们接着走吧。”/p
过了仪门,刘仁玉望见在甬道正中修建了一个亭子,在亭子里放了一块儿戒石,石头上写着这样几句话:“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p
走过这个亭子,便是节爱堂,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公堂,这个公堂两旁的柱子上写着对联:“处官事如当家事,得民心斯合天意。”/p
过了节爱堂,便是知州会客的见日堂,也就是俗话说的客厅了,今日的宴席就安排在见日堂中。/p
“几位,州尊就在见日堂中等候着,你们都进去吧。”徐同知把人带到,便闪身径直走进见日堂中。/p
三位将主则并着肩,齐着步,自甬道一路疾走,进入见日堂中。/p
进到见日堂,三位将主望见李知州头戴乌纱帽,身穿青色小杂花纹团领衫,腰扎银钑花腰带,脚蹬皂靴,居中正坐在大堂正中。/p
李知州望见刘仁玉等人进来了,便笑着问道:“来的可是赵将军,刘将军,刘守备?”/p
三位将主听到李知州动问,便连忙躬身作揖道:“末将赵鸿烈(末将刘武国,卑职刘仁玉)见过州尊。”/p
“不必客气,来啊,看座,上茶。”李知州摆摆手,叫三位将主分别坐到他的右手边。/p
刘仁玉和刘武国落座以后,发现对面儿坐着两个文官打扮的中年人,其中一个便是徐同知了,另外一个却是不认识。/p
李知州见两位客人朝着对面儿瞄个不停,便轻笑一声,介绍道:“徐同知带着你们进来的,想必你们二位客人已经认识了,这另外一位却是咱们绥德的谭判官了。”/p
那位谭判官见李知州在介绍自个儿,便起身拱手道:“在下谭刚肃,见过二位刘大人。”/p
刘武国与刘仁玉见状,连忙起身躬身作揖道:“末将刘武国(卑职刘仁玉)见过谭判官。”/p
“嗯。”那谭判官应上一声,便坐到了醉翁椅上。/p
两位刘家将主也是各自落座。/p
“两位解了我绥德之围,救了满城百姓,本官应该早些请你们来吃顿酒饭,可是城里有很多事物需要本官处理,所以一直也没有找到时间请你们来此小聚,近日听说你们招安了流贼,要回返榆林了,本官无论如何也要请你们来坐坐了,不然倒显得咱们绥德不近人情。”李知州面带笑意,温言道。/p
“州尊言重了,您那日亲自出城犒劳我等,咱们就觉得很好了,比米脂那位县尊强。”刘武国到了李知州面前,也不忘埋汰一下晏子宾。/p
“晏子宾!”李知州听到米脂县尊几个字,先是念出晏子宾这个名字,接着便冷笑两声,却不说话。/p
“算了,邻县的事情,本官管不着,也不想多说,咱们还是安安心心地吃酒饭吧。”李知州说完,便命令厨房赶紧做饭菜。/p
自有从人赶到厨房去催促,而在饭菜还未上桌之前,众人就只能先喝茶了。/p
不多时,便有几个丫鬟端着茶放到刘家二位将主面前。/p
“诸位,这可是皇后娘娘老家宜兴的茶叶,喝喝看怎么样?”李知州问上一句,便自顾自地喝了几口。/p
皇后老家的茶,谁敢说不好喝呢,于是大堂中的文武官员都说了些此茶妙不可言啊,好喝的紧啊之类的话。/p
等众人喝了约摸半个时辰的茶,说了些流贼作乱,建奴占据关内四城赖着不走的事情,饭菜终于上来了。/p
知州请客,菜式自然不会简单,天上地下,跑的游的,盘子里都有,而最让人称奇的是,寒冬腊月的,居然还有黄瓜。/p
要知道,这可是明代啊!/p
那李知州见众人对这个黄瓜啧啧称奇,便得意地笑道:“这是在温室里培育的黄瓜,在寒冬腊月也能吃到黄瓜,不错吧?”/p
“托州尊的洪福,咱们还能在这个时节吃到黄瓜。”众人都是一阵奉承的声音。/p
而刘仁玉在奉承之余,忽然想起自个儿可以生产玻璃,不就可以搞温室大棚,种反季节蔬菜嘛,这可又是一笔赚钱的买卖啊!/p
刘仁玉一念及此,不免眉开眼笑地暗自开心道:“这一趟没白来,让我想到这个点子了。”/p
李知州等大伙儿奉承自个儿一阵,便提着筷子,朗声道:“咱们先吃着,酒瓶子装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