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规模援军出马(1/2)
后金这边打了几个大胜仗,皇太极自然是对阿济格,硕拖,扬古利等一干领军将领,另外还有在此战中立功负伤的官兵大加赞赏。/p
随后皇太极引军回兵营,诸贝勒,台吉,阿哥,固山额真出营数里迎接,皇太极将大胜消息告知众臣,诸贝勒,台吉无一不是极为振奋。/p
而后金诸官兵听闻自家大军连败明国援军,无一不是大喜,对围困大凌河之事愈发有信心。/p
反观锦州城中的情状,丘禾嘉无疑已经被吓破了胆,他反复上书孙承宗,连说后金兵力极多,若是己方兵力不足,仓促派出援军与送死无异,希望孙承宗能多派兵力,且还要派得力的大将来统兵。/p
孙承宗也知道丘禾嘉所言不虚,辽东方面儿先后派出三次援军皆被击败,这等添油战术,实在是不怎么高明,己方总是以少打多,让后金拥有局部兵力优势,这就是萨尔浒之战的再版了。/p
考虑到此等情况,孙承宗便四处搜集兵力,源源不断地送往锦州。/p
山海关去往锦州的官道上,人喊马嘶,车辆繁多,这自然引起了后金密探的注意,情报犹如雪片一般,不住价地飞到皇太极的御案之上。/p
至崇祯四年九月二十三日止,关内发往锦州的援军已有两万四五千员,由此推算,锦州城中可以用来增援大凌河的援军当在三四万人之间。/p
而后金这边儿,总兵力约有八万,刨去战心不强,战力也不强,且时时刻刻想着保存自身实力的外藩蒙古,还有不太让诸申放心的阿哈厮卒,成分复杂的披甲人,可战的旗丁也就在四五万人左右。/p
若是明军全师来救大凌河,则必将是一场恶战。/p
皇太极敕令各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击来援明军。/p
九月二十四日,前哨总兵官阿山来报,称明军马步军四万余,从大凌河城中出,直趋大凌河城而来。/p
皇太极见这支来援的明军数量极多,猜想或许不好对付,便与自家哥哥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德格类台吉,阿济格台吉等将领一起率领后金和蒙古各部,共计两万精兵,挥师向西,去迎击这支大规模的明国援军。/p
在行军的路上,皇太极询问前军哨探道:“此路明国援军统兵大将是何人?尔等可认识?”/p
“回大汗的话,奴才等之望见明军主帅,帅旗上绣一个‘张’字,面孔生分的紧,不曾见过,倒是这主将身边儿的将领,奴才等倒是见过,乃是宋总镇和吴总镇。”那哨探回道。/p
“宋伟和吴襄?”皇太极问道。/p
“正是。”那后金哨探回道。/p
“手下败将而已,不足为虑。那张春才能如何,朕不得知,还要看他领兵情状,再作计较。”/p
皇太极对张春这个人一无所知,不好做出评判,所以只能先看看张春的领兵能力再定战守之策。/p
****/p
锦州去往大凌河的官道之上,四万明军绵延数里,行进在路上。/p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乃是永平兵备道张春,在他身边的乃是辽东军镇中两员得力大将宋伟和吴襄。/p
这张春在天启年间便做了永平兵备道,任上治民有方,无论百姓士绅都是交口称赞,当辽东边患严重的时候,张春曾经自己编练乡勇两万余人,皆为精锐敢战之士,随时准备拉倒辽东去打建奴。/p
天启七年,蒙古哈拉慎部长旺烧饼台吉领兵内犯,欲破桃林口进入京畿之地杀掠。张春带兵擒获长旺烧饼台吉,至此,其领军才能为世人所知也。/p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听信流言,说张春喜欢杀人。/p
张春觉得自己很冤枉,于是赶紧上书为自己申辩,永平士绅百姓都为张春说话,此事不了了之。/p
王在晋颜面大损,觉得自己堂堂兵部尚书,居然搞不定一个兵备道,于是便遣人诬告张春依附阉党,克扣军饷。/p
时崇祯大力兴办逆案,跟九千岁魏公公扯上关系的人,不论大官儿小官儿,苍蝇老虎,有多少就整多少,绝不姑息,所以张春便被锁拿下狱,听候处理。/p
他被关了一年以后,也就是崇祯二年,三法司经过缜密的侦察,确定张春绝对跟阉党无染,于是便被释放出狱。/p
崇祯三年正月,永平失守,朝廷正缺兵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叫张春的前永平兵备道曾经练出两万乡勇,战力极强,于是便决意启用张春再当永平兵备道,在阁部孙承宗帐下听用,一起参与收复关内四城的战役。/p
张春接到朝廷的命令,二话不说,立即募集曾经练出来的乡勇,与祖大寿,马世龙,刘可训一道收复关内四城,立下不小的军功。/p
他的事迹被崇祯皇帝知晓,崇祯皇帝感念他的功劳,便升他为太仆少卿,不过实职仍为永平兵备道,等到他处有巡抚空缺,再让他补上去。/p
现在,大凌河被围,必须派兵救援,军情紧急,朝廷在京师周围搜索了一下,发现只有张春这个人不仅是个文官,而且还很知兵,而且最重要的是打建奴的时候有过胜绩,所以便决定启用他为监军,监督援救大凌河的军事行动。/p
走在张春身边儿的两员将领,便是吴襄和宋伟了,此二人是辽东本地军将,与建奴缠战多年,很有经验,于是张春便特地叫上他们俩儿一起出征。/p
宋伟和吴襄知道张春是个知兵,且上过战场有过战功的文官,比理论知识很强,实践能力极差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