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苏家,一个仙人就够了(1/2)
原来苏辙是这样成为尚书右丞的……
众人看到这几乎是明白了,苏轼刚出狱就开始嘴瓢,这要是能相信他的话,那还真就离谱了。
李二还抱着一丝希望,他试探的道,“朕觉得这苏轼应该会痛改前非,哪有人不长记性的呢?”
“尤其这还事关性命!”
高阳声音响起。
“苏轼在这以后,在黄州的那段日子,的确十分老实。”
李二露出一抹笑容。
“朕就说嘛,哪有人不改的?”
然后李二就听到高阳开口说道,“的确,经过生死之间徘徊的苏轼,他老实了两年,然后便又放飞了自我!”
“什么?”李二顿时瞪大了眼睛。
“就老实了两年?”
众人:“……”
“苏轼惨,的确惨,在黄州的日子凄苦无比,连猪肉便宜都能写诗,但你说他豁达他也的确豁达。”
“一顿酒就喝出了后世鼎鼎大名的大文豪苏东坡!”
“在此迷茫凄苦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和自己的朋友徐君猷喝酒,这一顿酒不知是哪里触碰到了苏轼的开关。”
“可能是徐君猷以嵇康为例子劝苏轼,也可能是忽然想到弟弟苏辙的生死,总之,他顿悟了。
这一年,四十七岁的苏轼一杯酒后下肚,天地文气聚集于上空激荡,苏轼挥笔豪气冲天的为徐君猷写下一首诗。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正如这首诗所说,笼罩在苏东坡头顶的十方枷锁一朝碎裂。
这一日,一个让大宋颤抖的文豪,一个在历史留名的男人出现了!
在这之后,苏轼犹如打开了自身的开关,文学水平再上一层楼!
他提笔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定风波》,还有门前流水尚能
西的《浣溪沙》等等。
这些在苏轼生活中的小事,全都被苏轼写了出来,而且成为了让后人耳熟能详的诗句!
一花一木一草,都能成诗,就犹如后期的杜甫一般,万物皆可作诗!
一江一河,天地万物,皆能作诗!
而且写的极好!
没过多久《念奴娇》横空出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fēng_liú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一刻,东汉末年的群雄坐不住了。
曹操:“这诗竟没有我曹操?难以置信!看来这苏轼不懂曹某啊!”
周瑜摸着下巴,揣摩着这首诗的意境,隔着时空他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自己,尤其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苏轼,形象很贴切,诗中感情炽热,尤其是关于周瑜的解读,甚是到位!”
而李白等人也是听闻这首诗后,眼睛越发亮堂。
苏东坡,大才!
画面一转。
苏轼站在终南山上,清风吹动他的衣袖,衣袖随风飘舞,他望向钟灵毓秀的群山,眸子越发璀璨。
而高阳一句句将苏轼所做的诗句全都念了出来,声音震耳欲聋。
这一刻的苏轼仿若要成仙了!
“的确,尤其是那一首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一出以后,当这些诗作响彻天下的时候,世人都说,苏东坡要在黄州成仙了!”
“他已经不是凡人,这些诗哪里是凡人所做,苏东坡名字响彻天下,被誉为大宋第一文豪!”
“然而,此刻的苏辙脸色却越发不好,有好友来访,问他,苏轼大名响彻天下,作为弟弟的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是愁眉苦脸的?”
“苏轼没有回答,但他自己的心里是明白的,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哥哥不是凡人,而是谪仙一般的存在,哪有小孩子玩过家家开局”
“他真正担忧的是,哥哥苏轼如今这状态,他定然会口无遮拦!”
“本性要暴露了!”
众人:“……”
他们这时才记起高阳先前说的一句,就两年,也就两年……
“那段日子苏辙发的最多的话便是,哥哥定要注意注意,如今政局敏感,苏轼则是回信,弟弟放心,哥哥知道的。”
“然后没过多久他就写下了一句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组!”
“字字不带新法,字字都在说新法的赋税太重了,重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
“以苏轼的名声,这首诗火速传遍了天下。”
“闻听消息的苏辙在京城对着月亮喝了几杯烈酒,目光忧愁,朝堂的小人,他还不清楚么?”
“自己哥哥今日这般,万一日后得罪,这便是架在脖子上的大刀啊!”
“一晚之后,苏辙抚平了袖摆,脸又变的万分平静,他只对仆人平静的说了一句,“官家召见,给我宽衣,我要入宫,我要做一番大事!””
“苏家双子,有一个仙人就够了,既然哥哥你要成仙,那弟弟就入俗世,入朝堂,为你扫清一切政敌!”
“苏辙做到了,朝堂风云变幻,苏轼成为天下文宗,苏辙在京城如鱼得水,他们纷纷被启用,而苏辙也决心荡清这朝堂,猛进!”
“朝堂中,他也低过头,也违逆了本心,但他真的做到了,他位列尚书右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以后,不会再有乌台案了,苏辙只是这样在心底对自己说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