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之好运加身》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大明之好运加身 () >> 第82章 条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253981/

第82章 条件(1/2)

“杨大人,此策一出,小子便成天下商铺公敌了。”张宁苦笑道。/p

终太祖一朝,商贾不得穿丝绸的规矩极严,如今几十年过去,京城依然如是,很多偏僻的州县却渐渐松驰,穿丝绸的商贾日益增多。/p

张宁另一个办法是,先派锦衣卫校尉严查,将平日穿丝绸在街上晃荡的商贾抓起来,再由皇帝下诏,示以恩典。/p

当然,这是最后一招,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这么做。/p

至于他所说的,成为商铺公敌,不过是借口,资源就那么多,一方面增加,另一方面肯定会减少。换句话说就是,是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p

明朝特殊的税收制度,导致后期的税越收越少,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一旦遭遇天灾,农民就活不下去了,为了活命只能抗争,于是起义频发。/p

这是一百多年后的事,张宁本可以不管,但问题在于,正是朱重八定下的科举免税政策导致这种局面。中举的人越来越多,合理避税的人自然越来越多,逃税的人多了,税哪还收得起来?/p

没有税,国库的银子从何而来?/p

国库没有银子,谈什么发展武器,强化军队?朱祁镇征伐瓦剌的心愿怎么完成?张宁怎么建功立业,怎么三年封侯?/p

嗯,貌似三年之约没有用了,但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让人看扁。/p

杨荣不明白张宁的小心思,沉思一小会儿,道:“确实不能让张大人担此骂名,请陛下在诏书中提上一句:老夫献言。”/p

张宁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刺探军情、为皇帝耳目,税收没有他的事,他好心提醒,自己不担着,对不起他。杨荣显然想为君国作出牺牲。/p

张宁道:“这么一来,老大人一世清名尽毁。”/p

一个贪得无厌的骂名是跑不了啦。/p

杨荣苦笑道:“只要国库充盈,老夫挨几句骂算不得什么。”/p

我只想要些好处,并不在乎骂名。张宁无声吐槽,道:“小子的名声一向不怎么样,如果老大人允准将从商贾的税收中拨一半装备军队,这骂名嘛,小子担担也无妨。”/p

国库的银子用在什么地方,有时候皇帝说了不算。/p

朱祁镇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杨荣。/p

杨荣一怔,随即笑道:“你呀,原来给老夫挖好了坑。你可知道,天下商贾一半税收是多少?”/p

“不知道,不过肯定比农税多得多。而且高中之人不能免税,不管东家是高官还是小民,一律得交税。杨大人,你名下商铺也是要交税的。”/p

张宁可不信杨荣名下没有产业,要么商铺,要么田庄,肯定有产出,才能支撑他衣着光鲜,三餐丰盛,人情往来,车马代步。/p

杨荣摇头笑道:“张大人,太精明可不好。”转头向朱祁镇解释道:“臣家中有两处商铺几十亩良田,都是舍弟经营,臣并没管这些事。”/p

这也是官宦人家的正常形态,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家族资源会对他倾斜,为他延请最好的先生,供他书籍笔墨,盼他有朝一天能高中。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则早早学习赚钱的营生,用赚来的银子供养有读书天赋的兄弟。/p

只要家族中有人高中,便能成为家族的保护伞,家族产业在他的庇护下日益兴旺。/p

杨荣的家族也不例外。/p

张宁道:“与其和他们吵翻了天,不如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杨大人,你若让令弟主动缴税,可有说服力得多。”/p

他是阁老,文官中排名前三的人物,带头缴税,意义非同凡响。/p

朱祁镇笑道:“张卿说得有理,杨卿不妨做带头人。”/p

缴税的人越多,国库越充盈,他自是乐见其成。/p

杨荣为难道:“不是臣不起带头作用,只是这两家商铺的东家是谁,极少人知。若是公开,只怕有些不便。”/p

读书人为示清高,一向不屑与铜臭为伍,更不会接手庶务,只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杨阁老也不例外,现在突然对外宣布,名下有两家商铺,这位格掉得太厉害,只怕新一lún_gōng击又开始了。搞不好,他只能黯然辞官。/p

张宁再次道:“我不为难你,只要五成用于朝廷军士,我就担下这个骂名。”/p

不是三大营,而是所有军队。这一点,他说得很清楚。/p

事关重大,杨荣哪敢答应?犹豫十几息,道:“张大人,容老夫斟酌斟酌。”/p

朱祁镇点头道:“好。张卿一个时辰后回复朕即可。”/p

一个时辰,我怎么能够考虑清楚?皇帝太着急了吧?/p

张宁暗笑,皇帝这是巴不得将军队武装到牙齿呀,这么急切。/p

三人都明白,一半商税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随着商贾地位的提高,从商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数字会像滚雪球一样,多到不可想象。/p

杨荣无奈道:“请陛下恩准臣到静室斟酌。”/p

他必须冷静考虑,权衡利弊,因而要求有一个绝对安静的场所。/p

朱祁镇让小太监带他去后殿,备好茶水点心,带上门,让他静静考虑。/p

昭仁殿中只剩张宁和朱祁镇。/p

朱祁镇难掩兴奋地道:“卿怎么想到一半用于军士?”/p

张宁道:“本朝的军务,臣所知不多。不过历朝历代多有吃空饷的将官,也有因为军费不足而兵败如山倒的例子。臣想,军费足够,武器装备精良,军士饷银丰厚,自然人人拼死向前。/p

状态提示: 第82章 条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