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在衡水中学过上三年,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1/5)
前段时间,/p
因为“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平湖市揭牌”的新闻,/p
“衡中模式”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p
作为“应试教育”“超级中学”的成功典型,/p
一直以来,/p
衡水中学以其耀眼的高考成绩和极严格的管理方式备受关注,/p
也饱受非议。/p
就像这一事件中,/p
浙江省教育厅某位官员的公开叫板:/p
“他是个应试教育的典型,他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p
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p
——这恐怕代表了不少人的态度。/p
“衡水一中”近年在全国8个省份开办了十几所分校,/p
但唯独进驻浙江引发了如此多的关注,/p
为什么?/p
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达省份,/p
浙江被认为是“素质教育大省”。/p
但不同的声音也很快出现,/p
从“围剿衡水中学,/p
毁掉穷人最后一个幻想”,/p
到“进入衡水中学之前,/p
很多穷学生已经被挤掉了”/p
……/p
看到这些标题,/p
就能感受到“衡水中学”四个字所代表的早已不是那所学校本身,/p
而成为了应试教育、高考厮杀的代名词。/p
而这些议题,/p
从来都能触到“全民痛点”。/p
这些讨论当然有价值,/p
但衡水中学本身却在这些讨论中变得越来越陌生和神秘了。/p
比如很多人可能都并不清楚“衡水一中”与“衡水中学”的分别/p
——前者乃是后者与民企合作运营的民营学校,/p
两者“一套人马两块牌子”,/p
但一为民营企业,/p
一为公办学校。/p
教育需要高瞻远瞩,需要顶层设计,/p
但它终究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p
是以具体而生动的方式去影响受教育的一个个人。/p
所以今天,/p
书评君请了几位衡水中学的毕业生,/p
来聊聊他们在高中三年的体会,/p
以及离开那座校园之后的思考;/p
也请了“局外人”从外界的角度来做一个评论。/p
当然,/p
校友的言论只能代表他们自己,/p
但想要更好地评论衡水中学和它所代表的“模式”,/p
我们也许确实需要这样,/p
先走近,/p
再离开。/p
(1)/p
【作者:谷川】/p
2006-2009就读于衡水中学/p
《“衡中和发展中的中国很像,/p
优点和缺点都再突出不过了”》/p
因为进驻浙江平湖,/p
母校衡水中学(衡中)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p
以浙江某不知名教育官员为代表,/p
社会各色人物对衡水中学再次进行了广泛而不深入的批判。/p
衡水中学在前网络时代是声望极高的,/p
当地及周边广大乡村对于能就读衡水中学的孩子的家长是极为羡慕而崇拜的,多认为其教子有方,/p
更认为他家的穷日子过得差不多了。/p
那时候衡水中学一点都不恶魔,/p
也没人说它洗脑,/p
它和衡水二中还十分容易区分,/p
因为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之间至少还差着大概10个冀州中学、10个武邑中学、数个石家庄二中、石家庄一中。/p
网络时代就不同了。/p
大家都知道了衡水的中学,/p
但是分不清是衡水哪个中学。/p
网上关于衡水中学的新闻,/p
除了高考成绩,可能真就没有真的了。/p
现在,/p
与衡水教育有微微关系的新闻都变成了衡水中学的新闻,/p
衡水教育、或者说非北上广教育的所有缺点和优点都变成了衡水中学的优点和缺点。/p
作为衡中学生,/p
除了无奈和暗自发笑,/p
别无他感。/p
我是06年入读衡水中学的。/p
那时候衡水教育的格局大概是:/p
能考上公费衡中的初中生,/p
被认为是天之骄子(全市大概800左右);/p
能考上自费衡中的初中生,/p
被认为是可造之才(全市大概300左右,成绩略低于公费线);/p
啥都考不上而能上衡中的初中生,/p
被认为是他爸之子(人数不会太多,基本要市长亲自签条)。/p
除了衡中,然后是好一点的县中,/p
例如冀州中学、武邑中学、深州中学等等;/p
然后是市区的另一所中学,衡水二中;/p
之后就是衡水其他高中。/p
衡中,/p
现在想起来真的很遥远了。/p
我对衡中也没有特别深的感情,/p
对衡中老师的印象也大多模糊了,/p
现在加微信的老师只有高三数学老师,/p
因为我是她的课代表,/p
她当时认为我能考上清华。/p
在衡中的第一周我好像是哭鼻子了。/p
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p
第一次住校,/p
第一次不在家吃饭睡觉,/p
又要适应高中的学习,/p
作为实验班班长的我只要给家里打电话,/p
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不自主的掉眼泪。/p
然后就是爸妈托关系来看我,/p
安慰一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