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赶集1(1/2)
时间过的飞快,寒假很快的来到。小文和小武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又都捧回了个双百。/p
把赵安国和何月香乐得,整日里只见牙齿不见眼的。/p
今年的收成好,社员的肚子能喂饱了,有点结余就开始想要向着更好的生活迈步了。/p
棉棉这几天在家里没少听何月香得得以前的事情。/p
听小文和小武说以住过年如何如何。还有赵安国一边干活,一边插嘴的补充。/p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听说就有那心急的人儿已经开始筹备年货啦!而且还不在少数。/p
尤其是,这二、三年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因为上头有意无意的在政策上的放松,已经慢慢的有农民带着自家的东西光明正大的去卖了。/p
赵安国手下活计没停:“听老大说,今年比去年更松,乡上人的不少,三、五里的都去赶集。”/p
小文、小武和棉棉停下手中的笔,眼睛亮亮的看看赵安国,再看看何月香。/p
何月香看着几个娃娃那小样,就知道这几个心里想的是啥。/p
“看我也不顶用,让你爸去打听打听,看啥时候村里开始安排车去乡上,到时候咱们搭车去赶个集。”/p
听到何月香的话,赵安国抬起头,看着几个娃娃。/p
“你几个也想去?”/p
“想!”非常一致、有力的回答声。/p
赵安国一下子就笑了。/p
“可以呀,吃过午饭我去问问,那你们上课咋办?”/p
学校是放寒假了,但是赵粉宜基于暑假的经验,寒假里给家里的大小娃娃都开了寒假班。/p
小文和小武他们四个现在已经开始上二年能下册的课了,拉着棉棉也跟着听。/p
“没事”小文说“课我们都跟得上。赶集的时候把小姑也带着,不耽误事。”/p
中午饭后,赵安国出去打探了一番,回来后兴奋的告诉大家:“我去的时候,老屋里有好些人。听说今年乡上设了粮站,咱村今年交粮不用去县上,直接送乡上就行了。大队通知各小队准备两天,后天去交粮,大家刚好顺路去乡上转转。”/p
听到这个消息何月香也高兴不已:“要是这样可方便多了,交粮时再不用起早贪黑了。夏粮还好说,交冬粮简直是受罪。”/p
同时又略带遗憾:“不过,大家去县城的可能性就更少了。去县上交粮虽然不方便,可每年搭顺车好歹还能去两次。县里的东西咱乡上可没法比。”/p
赵安国听了媳妇说的这话,觉得好笑极了,真是女人的想法。/p
虽然在乡上交公粮不用象在县城交粮那样半夜就出发,但是也需要早早起来。车是前天下午大家都装好的。早早的,骡子也喂好了。大家只要套了骡车就可以出发了。/p
骡车上大部分坐得都是小孩子和妇女。有不少的人没有坐上骡车而是三五结伴的走路去。毕竟到乡上的距离还是比县上要近的多。/p
大家约好了,走着去,回来的时候在粮站集合,一起坐骡车回来。/p
何月香带着小文、小武和刚子、强子、大嫂王桂兰、小姑子赵粉宜另外还有村上的几个妇女坐在一起坐骡车去。/p
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热闹极了。/p
等到了乡上,众人下了车。/p
除了要办正事的男人外,女人们基本上都成群结队的自已逛去了。/p
何月香他们一行人也一样。/p
因为王桂兰和何月香俩人都怀有身孕,所以他们一行人走得并不快。/p
乡上就一条主街道,粮站能偏一些。顺着粮站的门前朝前直走,就可以走到乡上的繁华地段。也就是乡公社门口那一片。/p
棉棉看看脚底下的路,那怕这是乡上的街道,也还是土路。并没有做硬化处理。街上的房子盖得看着比农村能好一些,主要是用砖、瓦比较多。/p
往前再走一些,就能看到路沿道上稀稀拉拉的有人拉着架子车在卖东西。/p
赵粉宜招呼着几个小的慢慢的往前走,棉棉一家家看过去。/p
大多数的人卖的都是萝卜、白菜之类的。偶尔也能看到有卖木耳、粟子的。没有想像中的繁华,也没有想像中人声沸天的感觉,更没有淘到什么好东西。/p
棉棉不由的有些失望。/p
但是小文、小武、刚子和强子不一样啊,他们虽然也关注街上卖的东西,但是脸上的兴奋之色是掩饰不住的。/p
再住前走,人就能稍多些了。/p
棉棉看见乡里的供销社了。几间大瓦房。/p
乡里供销社的东西虽然不能和县城里比,但是相比村上的代销店却要好到天边去了。/p
进了供销社,棉棉明显能感到自家老妈和大娘同小文小武他们一样都兴奋起来了,再看看小姑赵粉宜反应倒是一般。/p
想想也是,小姑和小叔上初中就一直在乡上,这地方肯定没少来过。/p
这时候的供销社还是柜台式服务。一溜的柜台,东西摆在里面,上面和正面一排都是玻璃的,人从上面或者正面都可以看到商品。后面也是一排排木货架,上面同样也摆满了东西,站在外面的人抬眼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柜台和货架之间留有道,售货员就在通道里来回走到,帮顾客拿取商品。/p
几个人顺着门口的柜台一个个往过看。/p
路过纸笔柜台的时候,小文和小武买了几根铅笔,两块橡皮,几个本子。棉棉的毛笔已经秃得不成了,也买了几根不同号毛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