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2)
有一个问题。”布兰布尔博士伸手拍拍前额,“而且就在这里。”他解释说,我们最伟大的才能也有可能成为自我毁灭的力量。“跟其他动物不同,人类的思维和身体之间存在着矛盾,我们的身体结构是为了有更好的运动表现,而思维却总是追求更省力的捷径。”耐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法宝,但也不要忘记,耐力意味要尽可能节省体力,而这正是大脑的任务。“有的人能把天赋的跑步能力发挥出来,有的人则不能,原因就在于,大脑总喜欢投机取巧。”/p过去几百万年,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警察、没有出租车、没有必胜客的世界里,双腿是获得安全、通行和食物的唯一方式,而挑战随时都会降临。在丛林人和路易斯的那场狩猎中,纳特当然不可能料到在大半天的劳累之后,他还得再跑十二英里打水救人,但他仍然贮备了足够的精力去完成这件事。而他的祖先们甚至没法保证捕猎到食物的下一刻自己会不会被猛兽盯上,从而舍弃到手的大餐转身逃命。要想在这样的挑战面前生存下来,必须随时保留体力,而这正是大脑的任务。/p
“大脑总是盘算着如何减少消耗,如何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何保留足够的能量以备不时之需。”布兰布尔解释道,“就好像你的身体是一台非常高效的机器,而作为操作者的大脑整天想着‘要怎样不费任何燃料就能让机器开动’。我和你之所以了解跑步的感觉有多美妙,是因为我们已经养成了跑步的习惯。”若不是出于习惯,你耳畔就只剩下了本能的声音:放松,不要花费体力。这正是矛盾所在:耐力为大脑提供了所需的食物,然而大脑却在消解耐力。/p
“今天,人们把极限运动视为疯狂,”布兰布尔说,“因为大脑在告诉我们:为什么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开动马力,无谓地浪费能量?”/p
的确,在人类演化的历史中,安逸和休息都是不可多得的奢侈,所以一旦有机会,就不应该放过。只是在最近几个世纪,我们仰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懒散度日。身体的进化本是为了适应长时间的耐力输出,可如今这样的耐力输出已没必要。当一种生物被迫进入它不习惯的环境中时会发生什么?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就思考过这一问题。人体早已适应了地表的重力,如果没有重力的影响,宇航员摄入的营养就可以全部用于滋养大脑和身体,而不必浪费在与重力对抗的过程之中。这样看来,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应该会变得更强壮,更聪明,更健康。/p
然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返回地球的宇航员似乎衰老了几十岁。/p
他们的骨骼变得非常脆弱,全身肌肉萎缩,极易失眠、抑郁、疲劳、失措,就连味蕾都退化了。如果你有过一整天都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经历,那你一定体验过类似的感觉。当我们剥夺了身体原本的任务,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几乎所有当今西方社会的致命疾病——心脏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抑郁症、高血压和各类癌症,在我们的祖先中间都不存在。尽管他们没有今天的高科技药品,却有一种更神奇的预防手段,也许该说两种,因为布兰布尔博士伸出了两根手指。/p
“它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疾病。”他说着,用手指比出v字形手势,然后慢慢把手指倒过来,指尖朝下摆动着,像是两条腿交替跑动。/p
“就这么简单。”他说,“动动你的腿。如果你不相信自己生下来就会跑,那你不只是在否认整个人类历史,还在否认自己的本性。”/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