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传言(1/2)
曹操在许都耐心的等待,然而并没有等来董昭所说的,天下对周仓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冀州很宁静,大儒国渊凭借资历和能力,采取怀柔手段很快就安抚住民心。国渊师从郑玄,冀州郑玄弟子无数,国渊得到师兄弟的大力协助,又有徐庶之兵马,因此无人作乱。/p
兖州、青、司州虽有人不平,但大量崔家的黑材料被曝露出来:某个旁系侵占了谁家的土地,美其名曰帮助减税;某个八十岁老翁娶了十八岁大闺女还自称老当益壮,文林雅事。这些拿不上台面的事,大家心知肚明,一笑了之也就罢了。另外两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一是清河一郡尽在崔氏,所谓提郡太守为崔氏之名试听,得罪了崔氏就做不成官,在崔家发现大量关于往任的信函,言辞卑微极献阿谀之意,常有所托之事敬请放心、事已办妥之语。潜规则拿到桌面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朝廷的颜面何在,曹操的颜面何在?另一件事更加恶劣,崔琰在自己的文书中竟然有针讽朝政之意,对曹操多有不敬之语,这可就捅了马蜂窝。可以贪一点、腐化一点、甚至跋扈乡野,但是决不能挑战曹操的权威。/p
原本打算给崔琰追封的谥号被硬生生的拿下,崔林的控诉并没有起到预料的效果,为崔氏鸣不平搞得虎头蛇尾。/p
崔林很执着,他把主意打到了曹植身上,只因为曹植是崔氏女婿,曹植的发妻就是他与崔琰的侄女。曹植不明就里,在曹操面前多说了几句,曹操震怒,迁怒于崔氏,借由崔氏违背自己的政令衣着太艳不合礼法,将崔氏斩杀!/p
斩杀崔氏,许都上下无不震惊,有人开始解读曹操的心态:曹操是对崔氏不满吗?崔琰已死,不好再治崔林的罪,故此警告于他?但是这可是曹植的原配,怎么能说杀就杀啊,难道是曹操对曹植不满?这事可就大了,这直接关系到继承人问题。还有一种可能,曹操亲自动手,划清曹植与崔氏的界限,似乎又不像啊,崔林依旧受到重用,并未贬官也未外派。崔氏之死成为一片迷雾,笼罩许都。/p
心细如发的荀攸、贾诩还有司马懿敏锐的察觉到,曹操的心性开始变得飘忽不定,起起伏伏难以捉摸,而且暴躁的时间越来越长,间隔越来越短,杀人如同儿戏。/p
崔氏没有获得应有的褒奖,曹休追赠后将军,谥号:壮。曹植为曹休撰诔:/p
於穆公侯,魏之宗室。明德继踵,奕世纯粹。阐弘泛爱,仁以接物。艺以为华,体兹亮实。年没弱冠,志在雄英。高揖名师,发言有章。东夏翕然,称曰龙光。贫而无怨,恐以为难。嗟我公侯,屡空是安。不耽世禄,亲悦为欢。好彼蓬枢,甘此瓢箪。味道忘忧,逾宪超颜。矫矫公侯,不挠其厄。呵叱三军,躬奋雄戟。足蹴白刃,手接飞镝。终弭河北,保我疆场。/p
曹丕则是把曹休长子曹肇和幼子曹篡接到自己府中抚养,与曹睿相伴。兄弟两人各显其能,又展开新一轮的角逐,和风细雨之下隐藏着暴风骤雨。/p
或许因为失去丁氏兄弟两个亡命的酒友,曹植饮酒较以往大有节制,人们惊奇的发现曹植治政的能力丝毫不亚于他的文采。在他身边聚集起一帮士子,广陵陈琳、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祯,号称建安五子,引导文坛之风。曹植与陈琳私下论及,连同自己和王粲就是建安七子,曹操与周仓文采更高人一等,曹操文风雄厚,周仓灵活多变,若两人为领袖,七人为骨干,可称为建安风骨。这些话不翼而飞,尽管周仓现在是敌对方,但对周仓的文采,文人们还是赞同的,从《登幽州台》开始,《白马篇》、《潼关怀古》、《孔雀东南飞》、《黔之驴》、《饮酒两首》、《水调歌头.铜雀台》、《念奴娇.怀周郎》等等,无不快脍炙人口,大有引领诗坛风骚的意思。/p
远在河内的吴质忧肠挂肚,隐晦的给曹丕来信,建议一是要多交往曹氏宗族,尤其是老一辈的夏侯惇,新一辈的曹真,这两个人老的说话举足轻重,少的是少壮领袖今后的左膀右臂;二是要交好老臣,尤其是贾诩、华歆和刘晔等人。曹丕一一采纳,待人接物愈发谦恭,为人所称颂。曹洪与曹丕依旧不睦,并常在曹操耳旁中伤司马懿;贾诩依旧深居简出从不与人交往。/p
孙权兵败,曹操很是不以为然,什么人也敢捋虎须,难道都以为我曹孟德是病猫吗?周仓、孙权皆称公,令曹操十分不快,两个小儿竟敢与我同起同坐,尤其是孙权,你有什么资格?于是曹操有了再次南下的念头。然而,许都发生的一些事情,使他不得不暂时放下这个念头。/p
在许都散发着各种传言:一是针对曹丕,称曹丕在河北之战中果断决绝,被曹操所看重,意传位于曹丕,顺带夸耀曹丕英明神武;二是指向程昱和胡质,称程昱的死有太多蹊跷,守清河为何不派大将,而是派老迈的程昱,胡质则是更加蹊跷,有幸存者说,胡质与崔琰亲冒矢石,日夜守城不辍,根本没有胡质叛离投降献城的行为;三是关于魏讽,魏讽一无权二无兵三无名,一个什么也不是的三无人物如何会在许都重地谋反?魏讽虽狂,但没疯,他这样做跟自杀有什么区别?至于其他的传言,数不胜数,比如曹休为何会败?司马懿胜了吗?重甲骑真有那么厉害吗?/p
有传言,是种正常现象,人似乎都习惯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然而这一次曹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