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喜事连连(1/2)
周仓忽的睁开眼睛,“刘政何在,速速请来。”/p
“正在馆驿中。”/p
“更衣,你带我亲自去见他。”周仓决定还是亲自跑一趟,没办法,现在的文人好面子,人虽然来了,为表现出礼贤下士也需要自己上门拜访。刘政愿意来徐州,说明他是想出仕。/p
馆驿是多年前为接纳来往名士和官员所舍,也是为吸纳更多的人来徐州,因此占地很大。里面不仅有上房,还有独立的院落,服务的差役既有学院短期培训但才能有限的落榜生,也有退伍的伤残兵卒。周仓到达馆驿进入园中,就听到屋内有两人正在说话,好像是讨论时政。周仓没有偷听的习惯直接敲门进屋。/p
屋中跪坐两人,一人年近五旬而另一人年近六旬,那年近六旬之人,周仓竟然认得!/p
“哎呀,竟然是赵从事,一别经年没想到今日重逢。”/p
赵从事,正是当年陶谦任命的别驾从事赵昱,那时周仓还是徐州主簿,赵昱出使雒阳后被朝廷委命广陵太守,但回到徐州后赵昱辞官不知去向,被周仓谋得广陵太守的位子。可以说,两人是旧相识。/p
“哈哈,陶使君别来无恙。”赵昱赶忙回礼,并向周仓引荐刘政。原来赵昱辞官之后就隐居北海山中,与刘政做了邻居,常有往来。管宁请刘政,赵昱也想回来看看徐州,于是一路同行,却没想到周仓会亲自上门,躲都躲不开。/p
熟人见面,就有许多话题,从陶谦入徐州一直说到周仓接任徐州牧。赵昱叹道:“可惜当日陶使君虽慧眼识得周使君,却不曾想到周使君今日之成就。”赵昱对陶谦的一些行为一直不满。/p
“赵先生莫要抬举我,我还正愁身边缺帮手,既然赵先生来徐州,何不留下为徐州百姓再做点事情,徐州百姓现在还记得赵先生之德。徐州别驾还在等着先生呢。”周仓一直惦记将周文从政事上拖出来,现在总算遇到比较合适的人选,赵昱担任别驾正好可以把周文解脱出来,专门做一些阴谋算计。尽管赵昱为人太过方正,但在政务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p
赵昱不心动是假的,但是总要找点托辞。“我本来是陪刘政来徐州,怎么倒先被卫国惦记上了?”/p
“邴原数次说他那里缺人,无奈我只好派陈矫北上,刘政先生接刑律司主事那是最好不过,邴原先生可是向我极力推荐先生啊。”周仓真是好算计,让刘政接任刑律司。/p
周仓亲自上门,一开口就是两个高官,而且都是两人最擅长的领域。赵刘两人不再推辞,欣然领受。/p
三人正在说话间,从外走进两名人,看相貌就是读书人,一个三十多岁,另一个二十多岁。/p
“见过父亲、伯父大人。”/p
赵昱指向三十多岁的人道:“周使君,这是刘政之子刘献,这一个是我侄赵治。”/p
两人慌忙向周仓行礼:“周使君。”周仓点点头,但从两人的神态看,似乎有一点激动和兴奋,不知所从何来。/p
“你二人这是做什么去了?”赵昱问道。/p
刘献施礼道:“我陪赵治去报名,不成想十日前已报名结束。”说话间,直拿眼睛扫周仓。“看来是要错过了。”/p
“报名?报什么名?”周仓疑『惑』道。/p
“周使君贵人多忘事,徐州大考啊。”/p
“这有何难,现在距离大考还有数日,我跟孙乾先生说声,将赵治补报。”怪不得两人有点兴奋,原来是想走后门啊。周仓忽然想起,前几天孙乾跟自己提到大考的事,日子过得真快,一年就这样过去,大考又来了。看看赵经,心中暗想:他为何不参加大考,难道是觉得自己年龄大了?/p
不用等周仓发问,刘政就解说道:“犬子现为北海功曹,这次专门是陪我来徐州。”/p
刘献已经有了官身。原来如此,周仓心中乐开了花。“既然赵别驾在徐州,那令郎也就不必留在北海。胶东太守国渊身边正好缺少一名从事,不知别驾意下如何?袁谭那里不必担心,我一封书信即可。”/p
周仓乐,刘政更乐。这次来徐州的一个目的就是要给刘献找个好出身,在袁谭手下难有前途。国渊,那也是大儒,学问还在自己之上,跟着国渊肯定会长进,胶东是徐州第一大郡,太守从事比功曹要高上两级,积累两年政绩就可成为太守的候补。/p
这么大的好事,哪能不答应。“谢过周使君。赵某不是自夸,犬子定不会辜负使君所望。”/p
“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周仓又说道,“一年一度的徐州大考在即,只因管宁先生也去了辽东,故此拖延到了八月初,我想请两位先生担任主考和副考,不知意下如何?”老天又送来两个壮劳力,真是眷顾自己啊。/p
“早就听说徐州大考,我这次来就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至于主考,那可是愧不敢当,还是孙院长担任比较合适。”孙乾也是北海人,两人还要照拂孙乾的面子。/p
“孙乾为院长,长期担任主考并不合适。”周仓摇头道:“两位先生也知道,学院中参加大考的学子不在少数,为了避嫌也不宜再请他人主考,因此我意由他担任监考。”/p
周仓说的在理,两人对视一眼,担任主考可是莫大荣耀,兼顾着孙乾担任监考还有什么可推辞的。“蒙使君看重,我们定当竭尽全力。”/p
“好好。杨锐,快去请孙院长,我为两位先生洗尘。有两位先生相助既是徐州百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