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粥香如冷饧(1/2)
得了信儿,刘牛儿当即跳脚大骂。若非时间仓促,他定然杀了那对见利忘义的父子再走。/p
柳其华到是淡然。一扯刘牛儿,向那健仆道了声谢,向沈府外疾走。/p
刘牛儿在太湖上横行日久,两岸自然有几处不为外人所知的安全的落脚点。/p
确定无人跟踪后,他把柳其华安置到离岸最近的一处民居。自己出去打探消息,直到申时才回来。手里拎着个食盒,身上背了个包袱。/p
他递了包袱给柳其华。打开里面是女儿家的胭脂、衣物和小饰件,虽不贵重,但足显贴心。/p
感激的话自不必说,放在心里就好。用罢饭菜,柳其华换了装。/p
离开这里,最好还是走水路。两人回去岸边。沿途有官兵巡逻,却不见人过来问话。/p
有艘舫船泊在那里,站在船头满脸堆笑的正是田六。/p
此时,再见到他,柳其华觉出几分亲切,点头进舱。/p
刘牛儿跳上船那刻,田六拨桨起程。/p
船离岸边十余丈的时候,葛县尉领着人杀到,指着渐渐远去的船,破口大骂。/p
“好你个直娘贼,算你机灵!跑得到快!要让老子追到你,要你好看!”/p
身后衙役轰然附和。/p
有的人说道:“白跑一趟,真是晦气!”/p
葛县尉嘿嘿笑道:“不是有人放假消息,咱们怎会白跑?”/p
众衙役听音知意,交换了个眼色,哄笑不已。追不到通缉的要犯,寻一寻报信者的晦气也是常有的惯例。/p
***/p
又驶出数十里,船速渐缓。田六借了风的势头,收了桨,让船顺着水流自行。/p
柳其华坐得气闷,站到舱外。/p
只见太湖上晴空万里,波逐云影,数丈外一叶扁舟停在前面,有个渔人坐在船头垂钓,船尾立着个小童。/p
此情此景极适合入画,柳其华大有动笔之意,便凝神细看。/p
刘牛儿见了,命田六撑船过去。/p
那渔人见舫船渐近,来势不收,便收了钓竿。/p
柳其华笑着吟道:“乐在烟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况风浪起且须还。”/p
这是向子諲的一首浣溪沙,首句和下片放到此处颇有些应景。/p
渔人闻听,也是一笑。/p
“在下粗鄙,当不得这般好词,到是扫了小娘子的兴致。”/p
刘牛儿难得见柳其华心绪放晴,便拱手作礼,热情相邀。/p
“这位长者,船上备有薄酒小菜,可否过来一叙?”/p
渔人并未起身,坐着还礼,说道:“在下腿上有病,不能起立,还请两位恕罪。要不,烦劳两位过来叙谈?”/p
“这不算事,让我来。”/p
刘牛儿纵身跳上小船,告了个罪,背了那渔人上了舫船。/p
田六过去,将小船系在舫船尾部。/p
等大家坐定。柳其华打量那渔人,见他年近不惑,脸色枯瘦,似乎身患重病,身材甚高,坐着都比刘牛儿高出了整整一个头。/p
渔人同样在打量她。/p
见她一身苍蓝色的粗布衫裙,头上插着个雕工甚是精美的玉笄,腰间坠个坊间出产的荷包,除此再无其它饰品。/p
肤色黑黄,右颊上的胎记甚是惹眼。细看之下五官无一不美,韵致更佳。谈吐高雅,举止颇具大家风范。/p
船上三人,隐隐以她为尊,不禁暗自称奇。/p
“在下姓陆,小娘子可是初次来太湖吗?”/p
“正是。闲来无事随兄长游山玩水。刚才我家三哥求近之心有些迫切,所以行为鲁莽,还望先生莫怪。”/p
“无妨。舍下就在湖滨,不揣冒昧,想请几位去盘桓数日。”/p
两人谈锋皆健,聊起诗词来,刘牛儿根本插不进嘴。他看柳其华没了多日的郁郁,连展欢颜,心里高兴得不得了。/p
田六很动作很快,端上来四荤两素,一大壶酒,还有碗热粥。/p
柳其华见杯盘碗碟皆崭新干净,赞了句。/p
“六哥真是个细心的人。”/p
刘牛儿比夸了他还高兴,拍了拍田六的肩膀,连说了几声好。/p
田六不敢领功。笑着,把热粥放到柳其华面前。/p
“来,趁热尝尝。”/p
这碗粥卖相甚佳。米白枣红,夹杂着煮到开花的绿豆,看起来软、润、糯、滑,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p
柳其华用小瓷勺轻轻搅了搅,一缕极淡的甜腻香气飘入鼻端。她手顿了顿,抬起头,看了眼刘牛儿。/p
“刘三哥,我不吃枣子的,你没告诉田六哥吗?”/p
她话里的不悦之意甚浓,刘牛儿满脸错愕。心里想的是大郎果然娇贵,这般精细的吃食也能挑出毛病。/p
“你把枣子挑出来给我吃,就好了。”/p
柳其华忽地展颜一笑。/p
“给你吃,岂不是辜负了六哥的一番美意?”/p
田六连道不敢。/p
“有何不敢,为了这碗粥,我要敬田六哥一杯。”/p
柳其华抢下渔人的酒杯走过去。/p
刘牛儿和渔人对望了下,心中纳罕。/p
“折煞小的了。真的不用。”/p
柳其华手腕一抖,杯里的酒全数泼到田六脸上。短刀迅速退出袖口,抵在他颈间。/p
“说,药是谁让你下的!”/p
变生肘腋,船上气氛登时紧张起来。/p
“什么药?就那几个枣也能算药吗?您别吓唬我。”田六立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