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议改军制(1/2)
临淄,名叫一品楼的酒肆中。/p
国相府管家李多胜,神神秘秘的对何阿福说道:“秦翁手中只要捧了匣子,那就是和大家的任务息息相关。”/p
“在匣子没有离手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得接触秦翁。”/p
“这,这又是为什么?”何阿福不解。/p
李管家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你一旦接近,秦翁就会将你当场格杀。”/p
“可能是怕有人抢匣子吧。”/p
何阿福摇摇头,对于龙影卫的古怪算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之后又向李多胜请教了其他几个疑问之后,何阿福这才叫来了车马,将喝醉的李多胜送回国相府,自己也找了一辆马车,快速返回日昇客栈。/p
刚刚听李多胜讲了那么许多关于龙影卫的事情,何阿福趁着李多胜上茅房的时候,将自己的任务纸条拿出来看。/p
却发现那张纸条一面写了自己的名字,另一面只写了几个四个字——“原地待命。”/p
联想到在自己日昇客栈后院的那位龙影卫百户,何阿福猜测,自己可能就是留在客栈等着替萧于腾或者仇不文传递消息。/p
…………/p
且不提齐国内乱。/p
秦国这边,又是到了五天一次的大朝会。/p
秦阳头戴冕旒冠,身穿黑色衮服,腰挂宝剑,在众臣的称颂声中,缓缓步入紫宸殿,登上高台,端坐王位。/p
一声诸卿免礼后,众臣各归原位。/p
在秦阳的眼神示意下,老太尉王翦出列。/p
将前几天在理政殿已经商议得差不多的议题拿出来。/p
议题的内容,就是关于秦军的改制问题。/p
随着秦国的日渐强盛,韩魏赵三地经过秦国这近十年的施政措施,已经渐渐从旧国民的心态走了出来,慢慢接受了自己是一名秦国人的身份。/p
从去年起,秦国的征兵令已经尝试在韩魏赵三地展开,虽然三地青壮没有老秦人来得积极,但也一下子应征了有三万多人。/p
三万人对于总数接近六十万的大秦军队来说,却是是一个不足为道的数字。但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远远比三万人要大得多的多。/p
有了这三万青壮的加入,意味着赵魏韩三国老百姓开始接受自己秦国人的身份,开始融入成为秦国的一份子。这则消息报上来,让秦阳和一众支持秦阳推行缓步一统天下的大臣们无不感到高兴。/p
只是随之而来反应上来的问题,却也让秦阳和王翦等重臣好一顿困恼。/p
那就是秦国的军制如果不做出改变,只怕秦国将会被越来越庞大的军队给拖垮。/p
当年关中和属地两地,秦国就维持了差不多六十万大军的数量。可如今又有赵魏韩三地青壮加入了应征,这样一来,秦国如果还按照目前的军制,很快就会达到百万大军的数目。/p
可别忘了,楚国才割让给秦国一大片的土地,如果秦国的修生养息,轻徭薄赋的政策继续执行,那么楚国割让出来的那些地方,很快也会成为秦国的兵员地之一。/p
既然你征了赵魏韩三地,总不可能把新获取的楚地排除在外吧?/p
如此一来,秦国光目前的地盘,一年征募的兵员,在未来的日子,将很容易就突破二十万大关。可按照秦阳预想,老兵五年一退。这样一来,秦国的现役军队数,将会越来越恐怖。/p
作为国家掌权者,面对未来的严峻形势,势必要做到未雨绸缪。/p
所以秦阳在不久前就召集了一大堆与军队相关的大臣,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讨论。为的,就是把秦国目前的兵役制度进行改变,制定出符合秦国将来的兵役制度。/p
现在王翦在大朝会上当殿启奏的,其实就是秦阳和诸位重臣连番讨论后,制定出来的,关于秦国新的军队制度。/p
虽然秦阳和重臣都已经没有意见,但按照程序,如此关乎整个国家的大事情,必须要拿到大朝会上来讨论一番。一是借此将朝廷的军队的大变革说给群臣知道,二是借此听听群臣的意见,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地方。/p
秦阳高居王座,看着王翦说完秦国新兵役制度后,满殿大臣的不同反应。/p
当然,这样重大的事情,拿出来大家讨论。秦阳就已经做好了不能一次性拍板决定的情况。所以,在群臣翻来覆去,或支持,或反对的说了一通之后,秦阳也就装作拂袖而去,把事情留到五天后的下一次大朝会再讨论。/p
有了这五天时间作为思考和缓冲,满朝文武就会把这件事情考虑清楚。有赞成,有反对,或者有其他意见,都会在这段时间内考虑好,然后上书给秦阳。/p
等到下一次大朝会召开,大家再讨论一遍,就可以宣布秦军的新制度了。/p
虽然看起来麻烦些,但关乎国家的大事情,秦阳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全能的人,所以多点人提意见,来拾遗补缺,也显得秦阳对国家大事的慎重。/p
一路缓行,来到后宫,秦阳见到了正在凤栖殿殿外草坪上晒太阳散步的三女。/p
经过秦阳的辛苦耕耘,肚子一直没有消息的红霞,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只是距离正常生产还有大致六个多月的时间,到时候恰好是年末,恰好到了农历十二月份的时候。/p
先是安抚了敏感时期的红霞,又说笑了几句。/p
秦阳又找了赵楚楚,相谈再过一个月,到咸阳附近出巡的意图。/p
犹豫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