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带个陶罐去扶贫》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村村都建敬老院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251612/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村村都建敬老院(2/2)

广开来后,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少补贴一些,完全没有自食其力能力的,进行补贴。探索村里建敬老院的办法,把没有自理能力的那些老年人集中供养起来。”/p

郑克爽副市长很决断地交待于春民,尽管临港开发区未尚正式组建起工作班子,筹委会不能坐等那一天,这些老百姓等不起。/p

吃饱穿暖不是目的,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努力的目标。/p

“如果乡里承担着困难,到时开发区管委会再进行补贴。坚决先搞起来。”/p

郑克爽接着问郑畏,“你选的下一户,是什么情况?”/p

“一位瘫痪在床的老汉,享受着民办教师退养待遇,可是家里没人照顾,远嫁外村的闺女为他雇当村的一位妇女照料日常起住,花费起来就拮据了。”/p

郑畏对这种情况实在太过关心,他知道雇外人照顾,在农村里一般是吃不太好的,也不会有定期洗澡换洗什么的。/p

“走,看看去。”/p

郑克爽让于春民前面领路,三辆车转向邻近一个村里。/p

村支书早在村口等着了,接上各位领导就领着到那位民办教师家里。/p

他的家正好挨着一所学校,已经空置出来,大门紧锁着,里面的教室都关门堵窗的。/p

操场上长满了荒草,一群小鸟在里飞来飞去的,很是自由。/p

郑畏不由动了心思,自从义务教育集中办学后,很多村办小学都停办了,留下闲置的校园。/p

这可以用于集中供养的敬老院啊,多少一改造就成了。/p

退养的民办教师家里的门早打开了,一位四十多年的妇女,正在院里洗涤着一些衣服。/p

房屋建设得不错,只是样式略老些,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屋里的炕上,头发花白,支着身体,从玻璃窗向外看来人。/p

一扇窗户还半开着,一只小鸟受到惊吓,扑棱地飞走了。/p

郑畏陪着郑克爽进屋,屋里还算干净,有着刚打扫过的痕迹。/p

堂屋里有液化气灶,上面正炖着什么,发出香喷喷的味道,另一个灶上也炖着一只药罐,正冒着热气。/p

生活的气息很浓厚,进了里屋,一股隐隐的尿臊气还在。/p

家具陈设都十分齐全,屋里也井然有序。/p

炕上铺着被褥,靠近锅灶的墙上还安装了一根锈钢管。老人手握钢管,试图起身,可是努力了几次未成,还是躺下去,眼角噙着泪。/p

他声音嘶哑地说:“老了,身体不行了,就连起床都做不到了。”/p

脸上是长年呆在屋里的苍白色,手上瘦得皮包骨,青筋外露。/p

他说话时,喉结上下滚动,像一只小仓鼠。/p

“教了大半辈子书,落下个脑梗,人就垮了。一年不如一年。还亏了远房亲戚帮忙照顾,才没饿着。再就是亏着国家给我们发退养金逐年提高了,不然连生活都困难。”/p

他说着话,显得很满足。/p

郑畏看到炕前有一只轮椅,折起来放在一边。/p

他打开轮椅,问了一句老人,“能不能坐轮椅啊?”/p

“能,能,每次闺女回来,都把我抱到轮椅上,到外面晒晒太阳,舒服极了。可她也有一大家子人照顾,实在是忙不过来。”/p

郑畏轻轻把老人抱起来,放到轮椅上,又给他盖上一件羽绒服,戴上一顶绒线帽。/p

老人有些兴奋,脸色红润起来。/p

“远房亲戚也是空闲里过来,帮着做做饭,洗洗刷刷的,我那点退养金根本就够雇人全天照料的,也是没办法的事。”/p

郑克爽安慰老人说:“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把你们集中供养起来,这样老人们聚在一起生活,工作人员照顾起来也方便,照料得也周到些。”/p

“好啊,好啊,我举双手赞成。把退养金全给他们都行。”/p

告别老人,来到村办小村,郑克爽与郑畏都驻足看着,良久。/p

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到:“每个村建个敬老院吧。”/p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互相看着笑了起来,笑得院里的小鸟都被惊走了。/p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村村都建敬老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