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带个陶罐去扶贫》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 第一百零五章 陈家涧的春天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251612/

第一百零五章 陈家涧的春天(1/2)

第一百零五章陈家涧的春天/p

对毕东风的关子,郑畏还是蛮习惯的。/p

多少有那么点对老大的耍娇卖萌意思,无非是邀功请赏罢了。/p

至于赏什么,兄弟二人才明白。/p

“这事,就交给你了。我把家里的事组织好,外面你就费心办吧。完事了,我给你报销差旅费。”/p

这话,郑畏说得冠冕堂皇。/p

报销差旅费,不过是个说法。这样有欠账太多,全由郑畏在公司的分红给担负了。/p

初次创业的富家涧也好,陈家涧也罢,都是一穷二白的主。/p

发展起来了,郑畏与毕东风对先期投入的财物和精力,全都直接忽略不计。/p

如果调查组再深入核查一下,郑畏不但没有从村庄里报一分钱,反而倒贴了极大的数字。/p

公司经济效益好,几十万的数字,直接当作回馈社会了。/p

郑畏把活计硬摊派给毕东风后,就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抓具体事项的落实。/p

多种资金很快到位,股份公司成立起来,人手不足,就从原来公司成熟的员工抽调过来,做某一方面的负责人。/p

肉烂在锅里。/p

毕东风极其反对郑畏这种不lùn_gōng司培训成本的做法,却又找不到反对的办法。/p

每个公司的股份里,最初的公司都占着绝对的股份。/p

获利自然也最大。/p

这是郑畏最大的依仗,如果没有这块做支撑,估计老爸也跟他急眼了。/p

拿着自己家公司的利益,发展村集体经济,郑畏玩得有点过头。/p

利益心几近于无,郑畏才能如此坦荡无欲。/p

他找到王大龙,组织起村里仅有的五位会苇编的村民,全是六七十岁的老人。/p

其中,王大龙年龄最小,也是技术最熟练的一个。/p

编苇席,花样还不少。/p

可是苇席太过粗糙,已经退出现代生活。/p

有的购买了去,只是为装点墙壁和天篷之类的。/p

编织其它的物品,还没有人会。/p

郑畏按照网络上搜到的编苇花样多的南方城市,派王大龙选了个小青年,由公司管着吃住行销,前去学习。/p

然后,引进了一个区域的细苇种植。/p

有庙的一片水面,芦苇长得过密,多年形成的规矩,一直没有收割过。/p

这是个禁忌,陈家涧的老百姓一直恪守着祖训。/p

郑畏把那里放在最后,先把能够收割的苇子全部收获下来。/p

他不等不靠,购买来破蔑机和抛光机之类的设备,把苇子全部处理成细柔光滑的蔑条。/p

一部分进行了染色处理,五颜六色。/p

然后,他参照着网络上的文化席图片,加入自己美术的理解,设计画出五种含有吉祥寓意的苇席图片。/p

利用电脑进行了点阵处理,交给五位资深的编苇高手试验编织。/p

经过反复试验,五位高手果然不负期望,只用两天两夜,就互相比拼着、帮助着,把文化苇席编织成功。/p

郑畏精心拍照后,发到网上。/p

还把五位老年高手的形象晒了上去,这可是待价而沽。/p

点击率噌噌直上,粉丝们转发,赞赏,还有发红包的。/p

付双与付娇看到家乡又有新产品出世,相约挤时间,喊上附近的网红们,杀到陈家涧。/p

张良英也闻讯赶至,做国际贸易,不怕好产品,谁说只能做水果生意。/p

毕东风自然被付双给捎带上了。/p

王大力不甘示弱,发给自己做国际贸易的战友,也约到陈家涧来。/p

嗅到商机的人,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赶来。/p

郑画把五张苇席,当成样品,直接装饰到一间展厅里。/p

或铺垫,或悬挂,或陈设,呈现出各种形态,文化的气息十分浓郁。/p

五位老匠人也是满拼的,看到自己手中的苇席变成了工艺品,在网上大受欢迎,纷纷加班加点,继续发挥着余热。/p

有的十分敏感,还把自己家里合适的孩子给带上,手把手地教编织技术。/p

因为他们看到郑畏建设的这处编织工厂,有些高大上,而且把普通的苇席变成艺术品。/p

简直就是点草成金啊。/p

编织厂里人仰马翻起来,有家闲得慌的妇女开始来看网红们拍摄的热闹,明白的就挤进去,当义务帮工。/p

拿拿递递的,慢慢偷着学,心灵手巧的,还偷偷上手,居然有模有样。/p

好者不难,郑畏看着她们的小动作,暗暗高兴。/p

他又设计了各色的茶果垫和托盘之类的产品,有的妇女就承担起来了。/p

反正是计件取酬,谁干的活,只要合格,就给谁钱。/p

付娇在编织厂找到灵感了,不断地设计花样,上了瘾,不愿离开。/p

每天,郑畏拉着付娇来往于富家涧与陈家涧之间,两个人腻得不行。/p

张良英尽管来去匆匆,却不忘拉近与郑畏和付娇的关系。/p

每次都会带着价值不菲的礼物,付娇被她的高档化装品给收买得一点脾气都没有。/p

订单越来越多,价格也渐趋理性,利润足够丰厚的。/p

妇女们在家门口编织芦苇工艺品,误不了给家中老小做饭,每天都能挣个百儿八十的。/p

有的直接领着原材料,在家里编织,不论早晚,有空就做,一天居然挣到一百五六元。/p

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里的妇女都纷纷前来领活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五章 陈家涧的春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