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帮大人解决麻烦(1/2)
运输是整个精盐生意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p
从金山卫出发,陆路要走好几百里才能进入山东,沿途不仅有朝廷设置的好关卡,还有好多土匪虎视眈眈盯着,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导致精盐生意暴露。/p
藩王的势力都在藩地所在省份,盐商和朝廷顾及藩王影响力,再怎么眼红精盐生意也不敢对藩王负责的销售渠道下手。/p
自己亲自负责的生产和供货渠道就会成为他们眼中钉,肉中刺。/p
金山卫那边儿不用太担心。/p
等自己从山东迁徙大量流民进入那里,三个百户所就会有足够兵员组建卫军。/p
精盐生意做大以后,再想办法把周围几个百户所一起租下来,组建更多卫军!/p
盐场三面环海,唯一连接内陆的地方算是山地,地形险要,几百训练有素的卫军有足够实力守住盐场,打败一切想要进犯盐场的敌人。/p
供货途中可能出意外的地方就太多了。/p
泰兴郡王府没有兵权,唯一能用的就是标行百来号护卫。/p
让他们一次运输几百担精盐还没问题,要是自己跟鲁王府之间的生意规模扩大到一个月几万担,那点儿护卫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p
朱以派眉头不知不觉就皱了起来,越想眉头皱得越深。/p
鲁宪王坐在对面,同样皱着眉头,这个问题他也有心无力,只能靠朱以派自己去解决。/p
“三伯,你手里有船吗?最好是可以走大海的福船,侄儿可以走海路把精盐送到山东。就算运输途中有人调查,侄儿也能第一时间把精盐抛入大海,等朝廷派来的人上传。除了粮食和布匹,什么也查不到!”/p
鲁宪王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这个办法好!”/p
“朝廷对海运的控制非常松懈,只要运输精盐的大船不靠岸就没人去查!”/p
“三伯暗中控制一个码头,运精盐的船只在这个码头靠岸,派儿你那边儿出事的几率就能降到最低!”/p
“山东靠海,海边肯定有福船……只要肯出银子就能买到!”/p
“福船的运量大,买两艘福船,出动一次就能运输好几千担精盐。”/p
“船的问题三伯帮你想办法,派儿你只要准备好银子就行了!”/p
谈完精盐买卖,朱以派立刻把金山卫开出来的通关文书递给鲁宪王:“三伯,侄儿还有件事儿要您帮忙!”/p
“精盐生意需要大量盐工,江南富庶,百姓不愿意当盐工!”/p
“沿海卫所糜烂,军户逃亡严重,导致那边儿愿意当盐工的军户也越来越少!”/p
“为了扩大产盐规模,侄儿需要大量盐工!”/p
“听说山东境内遍地流民,侄儿特意过来招一些流民去金山卫当盐工!”/p
“请三伯帮侄儿引荐一下兖州知府,让当地府衙帮忙招流民!”/p
“只要兖州知府同意,侄儿愿意拿一千两白银作为报酬送给他!”/p
朱以派介绍完自己想法就等三伯点头同意。/p
这件事儿对鲁宪王太容易,一句话的事儿,完全没理由拒绝。/p
结果却大相径庭。/p
鲁宪王竟然摆出一副长辈教训晚辈的态度对朱以派批评:“派儿你太善良了!”/p
“你这分明是在帮他们解决麻烦,哪里是在让他们帮忙。你不需要给他们任何报酬,还要反过来问他们要一些辛苦费。”/p
“咱们钱再多也不能这样浪费,你可不要犯傻!”/p
“这件事儿交给三伯处理,我保证兖州知府一听到消息就会主动上门拜访你,给你送银子!”/p
朱以派满脑子全是疑问,皱着眉头反问:“三伯你在跟我开玩笑吧?侄儿让兖州府衙帮忙招流民,吃亏的明明是他们,他们又不傻,怎么可能反过来给我送银子!”/p
鲁宪王脸上的表情立刻变成无奈,苦笑了一下解释:“他们当然不傻,而是你太傻,太不了解朝廷那帮文官!”/p
“兖州知府可没那么好当,境内流民越多,他的压力越大!”/p
“既要想办法赈济流民,防止因为没饭吃而落草为寇。还要想办法安顿他们,防着他们,避免他们长时间没事儿干而聚众闹事!”/p
“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让他丢乌纱帽。”/p
“你招流民去金山卫当盐工,兖州府的流民就少了,兖州知府也不用再花银子赈济他们,安顿他们,直接帮他们解决了所有后患。”/p
“你说他们该不该过来感谢你!”/p
“三伯现在就派人通知兖州知府黄大人,一会儿见了他千万别客气,尽管狮子大开口要辛苦费。”/p
“朝廷为了安顿各地流民,不仅减免了好多地方的赋税,还下拨不少银子,光兖州府每年就有上万两白银花在流民身上。”/p
“你把兖州府的流民都招走了,这一万两白银就会落到他们自己腰包!”/p
“你帮他们这么大一个忙,理应分点儿好处费!”/p
朱以派听明白了,瞬间变得期待起来。/p
本来以为招流民要花自己好多功夫,还要求当地府衙配合,为此专门准备了五千两白银。/p
没想到自己又一次孤陋寡闻。/p
在这儿招流民不仅不要花银子,还能挣钱。/p
当地官府也不要自己去求,而是巴巴的跑过来抢着给自己帮忙。/p
不到一个时辰,兖州知府光大人略微臃肿的身影就出现在朱以派视野。/p
鲁宪王跟知府黄大人非常熟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