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阳来复,始知长生(1/2)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新皇朱厚熜登基称帝。/p
同日。/p
龙虎山下,张家村,张秀才家媳妇正待产子,此时,天降金莲,龙虎齐鸣,霞光一夜未散,老天师张彦頨连夜下山,代祖收徒。/p
奉香祖师,碟告三清。/p
选《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为名,号为——张执象。/p
授太上大洞经箓。/p
从此天师府多了一个小师叔祖……/p
……/p
嘉靖五年,冬。/p
大雪纷飞之时,一道圣旨伴随着浩浩汤汤的钦差队伍来到龙虎山,玉皇殿内,御前太监黄锦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师张彦頨斩妖除邪、持教护国……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p
顿时礼乐齐鸣,拜谢皇恩。/p
但黄锦不急不慢又拿出另一道圣旨:“……朕闻登基之时,有仙人降世,以为祥瑞,故赐玉印金冠,加紫金法衣,授光禄大夫,请小仙人年后择日进京。”/p
府上一愣,随后大喜。/p
老天师拍了拍张执象的小肩膀,说道:“去吧。”/p
张执象便上前领了旨意,又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去换了紫金法衣,带着玉印金冠,端是一个活脱脱的神仙童子。/p
黄锦让画师为张执象作画,自己则向老天师示意了一下,走出玉皇殿,在外廊观雪。/p
大太监拢手而立,看着那鹅毛大雪忧愁道:“老天师是否觉得今年太冷了些?”/p
“的确如此。”/p
张彦頨沉声认可,问道:“陛下今日厚赏,可是为此?”/p
“正是。”/p
黄锦朝北方一拜,正色道:“天时大寒,钦天监以为这只是初兆,自元末以来,时日渐冷,可真正的大寒似乎才要来临。”/p
“天时一冷,万物欠收,旱涝并至,天下大乱。”/p
“万岁爷欲问天师可有改天之法,以救苍生。”/p
老天师沉默良久,答道:“贫道修为浅显,难以改天,但大寒之前有大暑,寒潮来临之前,必然是天地阳气最强劲之时。”/p
“若能得此‘回光返照’之际诞一仙人。”/p
“或能逆天改命,挽救苍生。”/p
黄锦呢喃:“大寒之前有大暑……何以见得?”/p
老天师:“今日便是冬至,一阳来复之时,且看葭管飞灰,定阳气之强弱。”/p
黄锦:“甚好!”/p
……/p
夜里,吃过饺子,老天师看着张执象含笑问道:“感觉如何?”/p
张执象拨弄了下头顶的金冠,苦着小脸说道:“感觉被请上了神坛,都不像自己了,师兄,我能把衣服换回来吗?”/p
张彦頨代祖收徒,所以张执象名义上的师傅是祖天师张道陵。/p
天师世系相传,皆可视为祖天师的弟子,故张彦頨与张执象这一老一幼以师兄弟相称。/p
而张执象,这位出生便带着祥瑞,被视为仙人降世的孩童。/p
其实是个穿越者。/p
他前世自幼体弱多病,各大医院都无法治疗,恰逢张至顺道长在他们慈利县来建造黄中宫,他父亲听闻道爷是得道高人,便带着他上门求医。/p
道爷医术非凡,可因为种种原因,曾经立下过誓言,此生不再行医。/p
但又不忍孩童早夭。/p
便收留他在黄中宫,教他以《八部金刚功》和《长寿功》,并日日为他推拿行气,只以修行之名,代行医之事。/p
然而道长时日年事已高,仅三年便仙逝飞升。/p
他病根未除,当年仅八岁,虽然按照道爷嘱咐,日日勤修不辍,但他的病气乃先天所得,修为浅显无法根治,终于在十六岁时因病去世。/p
临终前他手持乾坤圈,遗憾自己缘分不够,没能修得道法,但却不想再睁眼时,已是婴儿……/p
时光荏苒。/p
五年时间过去,张执象已经接受了自己成为天师府小师叔祖的事实,前世遗憾能够弥补,他非常珍惜这份求道的机缘。/p
如果可以。/p
他并不想下山,更不想要皇帝的封赏,但老天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成仙之前,我们就还在人世当中,也就免不了俗,等钦差走了,再换衣服吧。”/p
“师兄,我真的要去见皇帝么?”/p
“陛下喜爱玄学,你去了自然被奉为上宾,只当闲游即可。”/p
“哪有这么轻松……”/p
张执象嘟囔,老天师却笑了笑没有帮他的打算,而是换了个话题,问道:“千字文还能背吗?”/p
“嗯!”/p
他这辈子的父亲叫张百川,是个秀才,所以从他三岁起就开始教他识字,三百千都读了,便依言开始背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p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p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p
张执象还待再背,老天师抬手打断了他,问道:“律吕调阳何解?”/p
张执象答:“律管和吕管可以调节阴阳。”/p
“相传,古黄帝之时,定十二律,以十二支律管来定音阶,最长九寸,最短四寸六分,九寸者名为‘黄钟’,为第一律,也是地支之首的‘子’。”/p
“今日便是冬至。”/p
“将十二支律管斜埋在土里,只留一孔与地面齐平,管内放置新生芦苇内薄膜烧成的灰,再用竹膜封口,待一阳来复之时,‘黄钟’内的葭灰便会冲破竹膜喷涌而出。”/p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