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场策划(1/2)
李茶让王二坐下说话,王二气鼓鼓的坐下,“如果真要这样,那我宁愿不干,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p
李茶很理解,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王二没有冲过去打人已经是够给面子的了。/p
“我来说一个方案,你们自己来琢磨,觉得行我们就联合起来办他个风光的葬礼,觉得不行就拉倒,当我啥也没说。”/p
“王二,你还是用你的班子,老祖宗的财富还得用起来。但是新鲜事物也不能完全排斥。至于打夕阳红招牌的事还是不要。老孟你不是让我帮你策划培训吗?我可以免费帮你培训一周,给你出策划方案。这要这次你彻底放权。”/p
老孟盘算了一下,“还是道哥爽快,不像有些人脑壳不开窍。”/p
“别看我胖,我脑筋比谁都灵活。只要能风风光光的给师父操办好葬礼,也算是我做徒弟的孝心。让别人都看看,我是能够进二十四孝的人。”/p
“那好,我们就一起办一个e县史上最风光的葬礼。”三个人六手相握达成协议。/p
李茶就让两人回去尽早准备,设备、器材、人员他们要负责保障到位。自己则要在天亮之前的这点时间内拿出一个新旧兼顾的方案。/p
说实话,这个活路其实是挺费头发的。/p
要是按照以前的套路来,那就是先要亲友痛哭相送,然后表演节目,化悲痛为力量,通过表演来带给生者欢乐,最后就是送入墓地,入土为安。/p
只需要在其中某一个环节来一点花样就足以震撼所有参加的人了。/p
但是这一次李茶并不想偷懒,为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者的尊重,李茶决定要来一个大改动。/p
旧方式的第一环节是望乡台送别,由掌坛道士操刀,穿戴整齐,手拿哭丧棒面向西方哼唱经文。还要烧一些纸钱,让逝者不至于空着荷包上路。/p
这一个环节关乎到当地民众的信仰,李茶不准备大改,但是也得加上新鲜的元素。/p
相比以前掌坛道士唱独角戏的清冷,李茶决定扩大阵容,增加一些仙气。/p
反正最不缺的就是人。/p
第二个环节,属于祷告环节。新旧都有。/p
道士自有一番独有的祈祷语,用独有的唱腔来表达出来。/p
李茶曾经问过伯伯,那些听不清楚也听不懂的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伯伯却说:“跟着哼,照着念,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半路出家的伯伯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对于唱词的意思也确实弄不懂,总之照着念准没错。/p
“这不是糊弄鬼吗?家属不会有意见?”/p
“这就是糊弄鬼。我含糊一些,自己都听不清楚,家属怎么听得清楚,再说了再较真的家属在灵堂前跪着,巴不得早点起身,谁还真的听你唱什么。”/p
还是伯伯活得明白、通透。/p
只是现在如果再用这种方式糊弄伯伯,李茶觉得还是有些不合适。/p
得改。/p
第三个环节是纪念环节。/p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这种喜丧来说,不管是新式的还是旧式的,都要体现出从悲伤哀悼到归复平静,再到喜笑颜开的过程。这要有一个从悲到喜的一个完整过程的清晰的体现。/p
这一点旧式的和新式的都没有做好。/p
旧式的有一个“洒福”“接福”的过程,就是道士把一大把糯米洒向跪着的孝子贤孙,谁接得多谁得到的保佑就最多。然后就开始要“喜钱”,主人家的亲戚们就会排着队给道士交钱。然后就完成了从悲到喜的转变。/p
新式的更加简单,很多没水平的会直接从沉痛哀悼的《哀乐》中直接进入到蹦迪环节,很多人都还来不及调整情绪。/p
这也是让老人们诟病的地方。/p
最后的就是送别阶段,也是需要修改的地方。/p
也不知道是伯伯躺在堂屋里督促还是李茶确实有过思考,“剧本”的修订很快,不过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李茶就完成了初稿。/p
李猛作为孝子,要忙的事情很多。张贴讣告,安排餐饮。因为是在自己家里操办,没有去殡仪馆,还有许多杂事得办,比如灵堂的布置,披麻戴孝的人员确定,桌椅板凳需求量很大要借,吃瓜群众得准备瓜子花生和茶水……最后还得看一看议程,丧葬的全过程。真正的主角还是孝子。/p
而这一切必须要在破晓前完成。/p
李猛很忙。/p
李茶还是揪住了李猛,让李猛把杂事全部交给总管办理,专心扮演好孝子这个角色。/p
这对于李猛来说,并不容易。/p
在单位他是事必躬亲的,毕竟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任并不容易,而要保持住信任和赏识更不容易。所以他并不放心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分摊给下属去做。/p
这个习惯也带到了家里。/p
对于这种重大的事项,他必须要事事把关,毕竟这是关系到祖宗颜面的事。/p
李茶只说了一句,“将来你也要当领导的,你总不能党领导之后还包办所有的事吧。你见过哪个领导专注于地扫没扫干净?饭菜里有没有辣椒这种事?他们的重点都在抓经济、保民生这种大事上。”/p
李猛这才认真的跟李茶讨论剧本,分析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需要扮演的角色,需要表现出来的情绪。/p
王二和孟经理的动作都很快,毕竟这是关系到颜面和生计的事情,不能大意。/p
破晓前,采办食物、丧葬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