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康熙心思(1/2)
此时康熙正想着关于太皇太后和先皇的事,在太皇太后教导他的过程中,他的皇阿玛形象一直不怎么好,为宠妃顶撞亲母,对政治表现幼稚,对亲子不慈。/p
可在他接受皇父为他准备的暗卫后,他对皇阿玛的印象全部被推翻了,暗卫口中的顺治是一位临死前仍忧虑皇儿继位后的艰辛,留下愿他能治理好这万里河山的殷殷希望。他死前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支隐秘的力量,即使是太皇太后多年的宫中势力都没发现顺治的暗中力量。/p
康熙一直知道,他的皇阿玛之前没有考虑过他继承皇位,甚至于皇阿玛一开始就是想为大清选择一个成年的帝王,因为太皇太后,皇阿玛甚至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与皇位无缘。说实话,康熙在从太皇太后那知道此事时,不是不埋怨皇阿玛的。/p
可暗卫的资料记录里,写着当时皇帝的心路历程。当时在天花的威胁下,顺治开始考虑谁可以继承他的皇位。首先他的儿子里长子牛钮已经夭折,次子福全是实际上的长子才九岁,还有八岁的三儿子玄烨、五岁的五儿子常宁、三岁的六儿子奇授、两岁的七子隆禧和八儿子永干。首先常宁以下的儿子年纪太小,顺治根本就没考虑他们,只有九岁的福全和八岁的玄烨勉强可以。/p
只是福全在一次称不上意外的意外中瞎了一只眼睛,玄烨染上了天花但终究活了过来,福临知道这是后宫中那些蒙古女人的手段,世人皆认为蒙古人粗鲁豪爽,可后宫的这几个蒙古皇后皇妃一入宫仿佛觉醒了后宫女人的宫斗基因。/p
不过他们再隐秘行事,孝庄太后这个浸淫后宫几十年的老手也不会发现不了,既然连他都查不出来,那么他的皇额娘一定知道此时并且帮他们扫尾了,更甚至于他的皇额娘也参与其中。/p
福临这时也左右为难,他只担心一旦立下皇太子,转天他的儿子就意外死在哪了。这时顺治也非常无奈,即使是他也不会愿意让自己断子绝孙的。于是顺治开始考虑宗室里合适的人选,这时安亲王进入到顺治的眼里。在顺治看来,安亲王是个不错的人选,累有功勋,掌管宗人府,与索尼是姻亲,正值壮年,有长寿之像。这样宗室不反对,朝堂上也有实力,太后也控制不了新君,安亲王也会看在是他亲自下诏传位于他,照顾他的子嗣。/p
于是他传召安亲王,问安亲王,安亲王信誓旦旦将来他将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给皇帝的子孙。顺治听过后反而一身冷汗,汉人史书上说杀子传给别人皇位的一个有名的人物是谁,不是别人,正式臭名昭着的王莽。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窜时”,让顺治猛然惊醒,难道他要做王莽?史书上唐太宗废太子立次子李泰时,李泰也说将来杀子,传给侄子。让唐太宗不敢立次子。顺治自认不如唐太宗,他也不敢立安亲王。/p
正好太后听到风声赶到乾清宫,让顺治不得立安亲王为太子,并让汤若望劝导顺治帝,汤若望说帝系转移会造成宗室朝廷动荡。而顺治也就顺水推舟答应。/p
后来顺治想到玄烨已经出过天花,而且太后亲近玄烨,恐怕太后心目中的新君就是玄烨,若他立旁人为太子,恐怕那人也凶多吉少,所以顺治也就立玄烨为皇太子,想必太后也会保护玄烨,其他儿子也能保全。/p
说来不怪顺治在董鄂妃之子刚出生就立其为皇太子,其实当时董鄂妃之子地位最高,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其他生育的妃子家室低微,因顺治后宫多蒙古妃子,太后又是偏心蒙古,满洲大臣不愿家中女儿入宫只得低位,不如联姻其他大族,因此后宫满洲女子家室并不高,如福全母妃宁悫妃董鄂氏,长史喀济海女,号庶妃,玄烨母妃佟氏也是庶妃,常宁母妃是庶妃陈氏,长子牛钮母妃庶妃巴氏,当他出生时顺治曾大赦天下,可就算是这样,巴氏一直是庶妃。/p
而董鄂氏初为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虽说是再嫁,但董鄂氏能成为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家室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清初满清上层并不忌讳类似的事情,孝庄也有再嫁的传闻。因此顺治也是为了和满清大族结合,董鄂妃之子成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顺治也能借此夺回孝庄太后手中的权力,并打击蒙古势力。/p
但也许是孝庄看出了福临的打算,顺治第四子夭亡,之后董鄂妃郁郁而亡,而顺治也消磨了信心,在他看来,自己的一切都被皇额娘监视着,快跟儿皇帝差不多。之后就歇了心思想要出家,而顺治一旦出家,宗室恐怕就会对孝庄太后咄咄相逼,这也是顺治对孝庄最后的报复。/p
之后就更是一场闹剧,孝庄太后用尽了手段想让福临打消出家的打算,福临屈服了,只是之后天花的来临让顺治来到了濒死的边缘,这时的顺治怀疑是否是他的皇额娘又出手了。至此直到他去世。/p
康熙想着他的皇父留下的东西,有些不寒而栗。康熙知道,这些决不能让太皇太后知晓,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皇阿玛死因有疑点,将来他可能成为大清的头一位被废的皇帝,甚至不用她废掉自己,只要一副毒药,就能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病逝。毕竟太皇太后连亲儿子都能下得了手。现在朝政的权利都被太皇太后把持,朝堂中只有坚持正统的汉臣支持他,连满洲大族们都是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到。遏必隆就不说了,连索尼恐怕也与太皇太后达成了什么协议。康熙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