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兴科举,办学院!(1/2)
要说寒门子弟,朝堂上是有,但都是闲职,没有掌握实权。/p
丞相李斯,大将军白启,大将蒙田等人,都代表一方势力,底蕴深厚,遍布大秦各个角落。/p
十万年的发展,早就形成了派系。/p
人都是有私心的,肯定会维护自己人的利益,久而久之,就形成现在的选官制度。/p
“太子,继续说下去!”/p
秦帝神情镇定,让人看不出是支持,还是反对。/p
众多大臣嘴巴微张,却不敢说话,别忘了秦帝是入圣境强者。/p
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无视秦帝的话。/p
“大秦的选官制度,有三大弊端,倘若不予以改变,大秦永远会缺乏人才!”/p
“第一,要五品以上官员推荐,除了权贵子弟外,谁能得到推荐?”/p
“第二,考核方式简单,吏部对官员的考核,以武者境界为准,致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被淘汰!”/p
“第三,教育制度不完善,学院只能权贵开放,普通寒门没有求学机会!”/p
秦无道洪亮声音,回荡大殿。/p
这番话,让少部分大臣沉思起来,觉得有道理,但更多的大臣,则是满心惶恐。/p
这是一把刀!/p
一把宰杀权贵的刀!/p
没有选官制度,他们的子孙后代,怎么过高人一等的生活?/p
“太子殿下,五品以上的官员见识卓越,能确保推荐的人才,都能成为国之栋梁,如果谁都能推荐,那将国不成国!”/p
李思身后,御史大夫吕伟沉声说道,一袭黑色的官服,面貌威严而肃穆,透露着淡淡威压。/p
众多大臣的目光,落在秦无道身上,带着几分戏谑,想看后者如何应答。/p
“本王听到一个传闻,曾有朝中大臣在五十七年前,推荐一个少年担任郡丞,可最后却是一个低能儿,空有一身武力,大字不识......”/p
秦无道冷声质问道,似笑非笑的看着吕伟。/p
这番话,让吕伟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秦无道说的朝中大臣,正是他自己。/p
“见识卓越的大臣,可不会推荐一个低能儿,本王说的对吧?”/p
秦无道再次问道。/p
吕伟脸色一变再变,浮现一抹羞红,没有反驳,回到自己的位置。/p
秦无道没有指名点姓,已经给足他面子,要是他继续胡搅蛮缠,把那件事捅出来,恐怕他的执政生涯,就到此为止了。/p
只是有一点他想不通,秦无道是怎么知道的?/p
那件事情,他已经处理了啊!/p
“太子殿下,你说吏部考核简单,难道有好的建议吗?”/p
吏部尚书百里溪上前,嘴角上翘,沉声质问道。/p
他还不相信,少不更事,沉迷于修炼,未经官场沉浮的秦无道,能提出系统的选官方式。/p
“还别说,本王刚好有一套选官方式!”/p
秦无道笑眯眯的说道:“父皇,儿臣建议科举!”/p
科举!/p
这两个字,让秦帝和百官都感到陌生,不明所以。/p
“何为科举?就是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分文考和文考,凡大秦子民,皆可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可入朝为官!”/p
“考试分为四个等级,乡试、县试、郡试、殿试!”/p
“过了乡试,可参加县试,成绩优异者,可在县城安排职务,或者继续参加郡试,直到进入殿试,有父皇亲自出题……”/p
“如此一来,既能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又最大限度发掘民间人才,一举两得,给天下秦人提供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p
“考试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可留在朝廷为官!”/p
“至于后面的录取多少人为官,则根据实际需求而定……”/p
秦无道款款而谈,讲述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人才选拔方式,听的人如痴如醉,就连反对变革的吕伟与百里溪,都沉醉其中。/p
一连说了几分钟,秦无道才停下来。/p
大殿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思索科举制度的利弊,可想了半天,也没能找到漏洞。/p
不得不承认,科举制比现在的选官方式,要好上无数倍。/p
“好!”/p
半响过后,秦帝双手拍打龙椅,两眼放光的大叫,直接命令道:“传令,以后大秦选拔官员的方式,就用科举制!”/p
百里溪心头微沉,知道事已成定局,除非他能说出比科技还要的制度,才能让秦帝改变命令。/p
“太子,再说说教育制度的不足之处!”/p
秦帝冷静下来,继续问道。/p
“遵命!”/p
秦无道微微鞠躬,然后转身说道:“教育,为帝国繁荣的基业!”/p
“大秦想要站在世界之巅,需要治国的能臣,需要强大的武者,需要炼丹师,炼器师等等,而培育各行各业的精英,少不了教育!”/p
“大秦只有贵族学院,无数寒门少年,只能在田地里劳作,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求学的权利,只有让他们强大起来,大秦才能算真正的站起来……”/p
少年的声音,回荡众人耳畔,震耳发聩,久久不能平复。/p
“太子殿下,你认为该如何变革教育制度?”/p
李思出声道,站在国家利益角度,他必须重视教育。/p
“办学!”/p
秦无道挥舞着拳头,道:“大秦境内所有城池,都要修建学院,开设文武两科,等以后实力强大,可开设丹、器、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