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思维的刹那自由(1/2)
三天了,教这群大老粗们从0开始学,学三天了,终于啊,他们终于把数字记熟了。
接下来,该教什么呢。
按当时教刘关张三人时候的节奏来看,应该是教多位数了。
李孟羲要先调研一下,看乡勇们对数字的概念是什么情况。
李孟羲问,“众位,你们说,最大的数,是多少?”
“一万吗?一万斤!”挤在前边的狗子回答问题很积极。
“哪是一万?”旁边有人反驳,“是百万,百万斤!”
这不算完,又有一个声音,说是千万。
吵吵嚷嚷。
李孟羲饶有趣味的看着这一切。
有两个问题出现了。
一个是概念上的问题。
乡勇们,不知数字和数量二者的区别。
李孟羲问,最大的数是多少,由狗子开了个坏头,狗子说是一万斤,后边的人全被带歪了。
数字不该带单位的。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不问不知道,一问才发现,这个时代最底层的穷苦出身的乡勇们,数学知识真的很浅薄。
严格来讲,乡勇们不完全懂数位知识。
尽管,他们知道个十千百,知道是满十往前进一个。
但是,可能是没有简易计数法因此难以把数字和数位联系记忆起来,所以,乡勇们对数字的极限没有个概念。
最大的数字是多少?
这些出身最底层的乡勇们,他们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与了解大数的需求。
可能,只有在农闲时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在某个夜晚,天气好,天上的星星尤其的多,看着天上明星无数,这时,他们的思维才会暂时跳脱土地与农活的束缚,有那么一瞬间,他们会想,会感慨一声,“也不着,这星星有多少?”
发出一声感慨。
“兴有千把子。”旁边一老汉抬头瞅了一眼,插话到。
“哪儿!少说万把!”另一人也插话。
然后,到此为止了。
明日还得干农活,得赶紧把地里的草拔拔。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关于浩瀚、关于极大数字,关于极限的畅想,只有凤毛麟角的须臾刹那。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突发奇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由此往下研究,从而研究出了万有引力。
而古代中国的一个底层贫民,眺望星空时,也曾萌发过天上星斗几何的疑问。
那么为何,汉代的一个底层百姓,没有因为突发其想,而由此创立出天文学,亦或是有关极限的数学概念呢?
答案是,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人类无论东西方而人类,从远古智人开始,便从不缺乏对星空的畅想。
而只有生存不是问题之后,不用为了生存而耗尽所有精力之时,才有余力研究上层建筑有关的东西。
牛顿之于汉末农夫,牛顿衣食无忧,农夫不得不尽日奔波。
乡勇们不知最大的数字是多大。
而答案是,数字可以大到没有极限。
这天,李孟羲放下教学进度,他把盾上的白石灰画的痕迹拿湿布擦去,然后换了一个0,又一个0,画了好多的一排零。
李孟羲给乡勇们指着一个个讲。
个,十,百,千,万……
十万,百万,千万,亿……
兆,一兆兆,一兆兆兆。
直到,盾上写不下了。
下边,认真听讲的乡勇们,此时,眼睛都是一般的瞪大着眼睛,嘴巴微张,他们此时,第一次摆脱了世代的穷困,世代的低微与蒙昧,他们的思维深处,达到了从未涉足过的广阔与无限。
“要是,我再在后边加一个零,大家说,是多大的数?”李孟羲笑着,在盾的边缘,没有了空地的地上,虚圈一下。
“是十兆兆兆!”有后排乡勇声音带着激动,扯着嗓子喊到。
李孟羲笑了,他目光扫过众人,“那,大到十兆兆兆,是不是最大了的,还能不能再大了?”
鸦鹊无声了片刻。
“再加个零不就妥了!”有人操着浓重的口音,在人群中嘀咕了一下。
李孟羲听见了。
“那要是,十兆兆兆再加个零,是多少?”
李孟羲笑问。
再加个零,不过是,百兆兆兆,而已。
而已。
天色不觉已暗。
不知不觉,天就黑到伸手不见五指。
最后,李孟羲问,最大的数是多少,有没有最大的数?
乡勇们沉默一片。
最开始,乡勇们或答最大的数是万,或者百万。
但,随着学习往下的进行。
李孟羲中途再问,有没有最大的数?乡勇们大半就又迟疑着不太确定的回答,有最大的数。
然后,李孟羲不停的加零。
不停的加。
今天啥也没干,净加零了。
到最后。李孟羲问,问可能有最大的数?
乡勇们沉默一片,无一人应答。
要是无知,乡勇们能自信无比,毫不犹豫的直接就回答了他们心中认为的最大的那个数,或是自信的说出,一万最大,或者说十万最大。
但当乡勇一知半解的时候,乡勇们变得不复那么自信,变得胆小了许多,不敢再毫不犹豫的说有最大的数了,此时,迟疑着,说可能有最大的数吧。
当乡勇们,真的对数字有了了解的时候,他们则更胆小了。胆小的,不敢轻下断论了。
无知给人以勇气,而知识越多,人反而越知道自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